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人教版)(精选3篇)

210小时前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材结构。学生多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基础较弱,需教师加强引导。教材采用八个专题单元,涵盖自然、童年、语言、古典名著等内容,共28篇课文,设有生字表和阅读链接。教学目标明确,侧重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及综合性学习,力求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综合运用能力。重点在于培养阅读能力、语言规律、情感教育及写作训练。教学措施包括激发学生兴趣、加强阅读训练、提高书写质量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与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第1篇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学习,积极进取。从上学期期末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整体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然而,仍有个别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家长对其学习关注不够,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辅导。还有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提交不及时,也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引导与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依然采用专题组织单元的形式,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自然”,第二组“童年的回忆”,第三组“语言的魅力”,第四组“感动的瞬间”,第五组“古典名著探秘”,第六组“探索信息时代”,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物”,第八组“世界的风情”。

全册共安排了28篇课文,其中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一些课文后,设置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还包含8篇选读课文,并附有两个生字表,其中生字表(一)为200个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为150个要求书写的字,从而使学生在完成小学阶段认识常用字的任务上得以提升。

(二)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识200个字,书写150个字,关注字的书写规范。除了强调字迹清晰之外,还应适当提升书写速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教学

1、继续强化阅读能力的训练。

2、探索语言规律,学习多样的表达方式。

3、把握各单元的人文内涵,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3)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促进互动。

2、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习作的本质,强调它是练笔,而非专业创作。

2、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综合性学习

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策划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激发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把握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理解优美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增强语感。

第2单元: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珍贵,通过感情的交流与分享,丰富对童年生活的理解。

第3单元: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之美,学习不同体裁的表达风格。

第4单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培养速读能力。

第5单元:引导学生理解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第6单元:感受信息传播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习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第7单元:进一步理解作家描绘人物的技巧,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第8单元: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识字200个,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已相对较强,因此课堂教学可适当放手,鼓励课外多读书,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二)阅读教学

1、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尽量采用多读少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感知情感。

2、通过课后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其总结表达规律。

3、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四)习作教学

1、指导习作从内容入手,强调写作目的和表达真情实感。

2、加强日常的练笔指导,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记录感想,促进读写结合。

(五)综合性学习

通过信息传递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信息传播的演变,并通过小组合作或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实际的探究学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第2篇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9人。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保持在中等水平,但仍有约8人表现不佳,偶尔出现不及格的情况。这与他们的基础薄弱、家庭环境影响及不良学习习惯密切相关。

本学期将继续以写作和阅读作为重点,细致辅导,力求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激发思维,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水平。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通过专题单元的方式编排,共分为八个主题:第一组“走进四季”,第二组“梦想的起点”,第三组“表达的艺术”,第四组“感动的瞬间”,第五组“走近经典”,第六组“信息时代”,第七组“作家的人物描绘”,第八组“世界的多样性”。

全册共包含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组设置有“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四部分。每组课文后都有“词语盘点”。“读读写写”的词汇为学生必须会写的字,而“读读记记”的词汇只要求认识。部分课文后还附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了五次“资料袋”和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有两个生字列表。生字表(一)包括要求识记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3000个常用字的识读任务;生字表(二)则包含150个要求书写的字,累计的写字量达到2300个字。

(二)教材特点:

1、加强学习目标意识,全面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内容丰富,继续拓展人文内涵与多样题材,注重教材育人功能。

3、专题设置灵活多变,编排形式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4、导学与练习设计系统合理,更好地发挥其教学功能。

5、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适当调整“口语交际与习作”的类型。

6、在“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活动,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三)单元重点和难点

第1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资料了解四季变化,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学习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语感;了解简单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第2单元: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与珍贵,通过对比阅读领悟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交流与描绘自己的童年回忆。

第3单元:通过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积累优美语言。

第4单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分析作者的情感与表达方式。

第5单元:让学生领悟经典文学的魅力,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时代的多样性,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学会搜集并初步处理信息。

第7单元: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生动的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

第8单元:了解不同民族的风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并从多途径收集异域文化资料。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需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要求书写端正。在保证写字质量的适当提升写字速度,培养良好习惯。

(二)阅读教学

1、强化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探索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技巧。

3、关注每个单元的丰富人文内涵,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交流欲望,体现互动性。

2、提升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为练笔,而非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提升学生策划与规划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及时进行生字的新词听写检测。

2、鼓励学生快速浏览,通过上下文理解字词。

3、在强化写字质量的应提升书写速度,培养良好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注意语言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

3、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设真实的情境,以满足实际交际的需求,让学生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3、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要生动有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第3篇

制定者:李明华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目前有学生32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15名。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字迹清晰可读。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有张宇轩、李思雨、王凯文等,但大多数同学只是在听讲时表现认真,主动发言的意识较弱,还有一些同学存在走神的情况,例如:许晨曦、陈飞阳,他们常常在课堂上开小差,影响了学习成绩。一些学生对家庭作业态度不端正,缺乏家长的有效督促,导致成绩不理想,如赵伟、刘悦。通过分析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的成绩,表面上看似乎令人满意,但实际上,许多同学在学习态度上需要改进,特别是在本学期,大家需要更加努力、奋发向上!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依然采用专题单元的组织形式,共分为八个组,具体为:第一组“探寻自然”,第二组“童年的回忆”,第三组“语言的魅力”,第四组“令人感动的人”,第五组“走近经典”,第六组“信息的海洋”,第七组“人物的世界”,第八组“异域风情”。

教材中还设有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次是在“语言的魅力”组中,主要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结合一些实践活动,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信息的海洋”组,编写者突破了传统的以课文为主的结构,转而围绕主题、以任务为驱动,贯穿各项活动,称之为“大综合”。本册教材共包含28篇课文,其中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组教材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四部分组成,课文后还设有“词语盘点”。“读读写写”的词语要求会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读。很多课文后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和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包含8篇选读课文,并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要求认识的字共200个,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任务;生字表(二)要求书写的字共150个,累计写字量达到2300个。

2、学习目标

(1)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了解革命的艰辛,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为祖国学习的理想,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识字,并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00个生字,其中150个要能准确读音、认形并理解字义,并进行书写;另外能认读65个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不需要书写。

(4)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大部分学过的词语能够在口头或书面中灵活运用,注意语言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学习默读并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中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表达的观点与情感。

(6)能够借助字典或相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技巧,有计划地收集相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理解适当难度的讲话,并能复述,能够用普通话清晰地描述事情,讨论问题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简单复述课文,养成说话有条理、礼貌的习惯。

(8)能够观察事物并抓住重点,养成勤观察、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够在观察基础上写出具体、有条理、真情实感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加强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2)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有效的表达方法。

(3)深入理解每个单元的人文学科内涵,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4)加强日常写作训练的指导。

(5)教授学生如何编写研究报告。

三、教学进度安排——共8个单元课程

四、学习习惯培养与评价

1、课间适时远望,保护视力。继续强化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求按照任课老师的指示,及时准备好下节课的书籍和学习用品,保持桌面整洁;

2、继续指导学生预习,培养预习的好习惯:统一预习要求,有的做在书中,有的做在专门的预习本中。

3、培养听讲的习惯:要求保持端正的坐姿,学会认真倾听,促进合作学习。

4、培养书写整洁的习惯,课堂作业使用黑色可擦笔,其他本子使用黑色水笔。

5、通过学习习惯的评价与七彩贝争章活动相结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达标,形成清晰的学习记录,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朗读课文的评价。

7、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与每周二15分钟的“书海拾趣”时间,为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8、继续使用“海娃拾贝”进行学习评价,对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真棒”卡片奖励,累计满15个可获得巧学章,达到2枚可获得智慧贝卡。

五、教学研究

围绕学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

六、成长档案袋

七、各单元知识点:

第 一 单元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人教版)(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