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学计划针对九年级(1)、(3)班的思想政治课程,分析了班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学生整体素质需提升,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意识方面。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围绕“责任与使命”的主题,强调学生的责任感与国家认同感。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并以中考为导向,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思路。教学措施包括常规管理、激发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和参与教研活动,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并针对性地安排复习与测试。整体教学进度涵盖主要知识点及考试安排,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由于学校安排的调整,我所教授的班级变为九年级(1)、(3)班。通过上学期的期末考察,学校已经从这两个班中选拔出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送往更高的学习机构。这使得剩下的学生在整体素质上表现得较为平平,尤其在思想政治意识方面,仍需加强。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们都是从初一带上来的,我对他们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十分了解。经过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尤其在几次大型考试中锻炼后,对本学科的答题规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依然存在详尽性和全面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学习深度和广度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高。班级学习氛围较为松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任务意识模糊,学习方法欠缺,需要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衔接,缩小学业差距,提升整体水平。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思想政治》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包含10课和28个框架内容。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旨在引导学生从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出发,感悟自己在社会、家庭和集体中的责任感,增强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有担当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则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着手,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政策、文化和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大逻辑上,第三单元“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同样围绕责任与使命,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的基本框架,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的意识。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鼓励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强化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的联系。全书四个单元围绕“责任与使命”的主题,强调“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明天”的核心思想。
三、教学目标
通过探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理解基本国情与政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努力的使命感,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立志奉献祖国。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体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艰苦奋斗精神,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形成良好的道德观。针对即将参加中考的九年级学生,教学要以考点范围和难易程度为导向,循序渐进地复习,从基础知识出发,确保所学内容符合中考大纲的要求,实现了解、理解、运用和创新的能力提升。针对学生在解题时常见的“以事论事”的局限思维,教学过程应避免单一的题海战术,强调扎实基础、拓宽思路,并精讲典型题目,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尽管本学期涉及初二与初三的教学,但仍需以九年级的教学为重心,同时兼顾初二学生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入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及中考指导材料,熟悉教材和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备课,认真撰写教案;关注课堂纪律,确保学生课堂笔记的认真记录,课后及时反思和调整;认真批改作业,确保及时分发,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学期要听课不少于20节,尤其关注思想政治科目的相关教师的教学。
2.九年级的思想政治知识难度和要求较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利用讨论、演讲、自学等多样形式,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积极进行分层教学,重点关注九年级(1)班的优秀生,同时对九年级(3)班的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并鼓励优秀生参与“一帮一”活动,带动学习氛围,形成学习小组,落实学习责任,定期反馈学习成果,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3.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和教研水平,服务于明年的中考。同时按时提交教务处要求的教学随笔和论文,提升写作质量。
4.面对中考,务必积极进取。认真研究考纲,掌握基础知识的更关注时事热点,开展探究性学习。及时把握国内外重要时事和社会热点,将其纳入日常复习与测试之中。在复习阶段需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和落实,特别对探究性问题更应重视。对于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应精心编选试题,强化训练,避免题海战术,拒绝无效题目,善待错误,提高复习效率;同时重视复习后的评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框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一二三框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一二三框
1
8.31~9.2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一二框
抗战胜利纪念放假3天
2
9.6~9.11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三四框
第一次月考
3
9.14~9.18
月考讲评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二框
4
9.21~9.25
评讲第二单元练习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框
5
9.28~30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第二三框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一框
国庆放假7天
6
10.8~10.10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二三框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框
7
10.12~16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框
评讲第三单元练习
8
10.19~23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一二框
期中考试复习
9
10.26~30
期中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10
11.2~6
期中考试+试卷评讲
11
11.9~13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二三框
12
11.16~20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第四框
评讲第四单元练习
13
11.23~27
中考指导书:第一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4
11.30~12.4
第二次月考+改卷+试卷评讲
15
12.7~11
中考指导书:第二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6
12.14~18
中考指导书:第三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7
12.21~25
期末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18
12.28~31
期末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元旦放假3天
19
1.4~8
期末考试复习+期末考试+改卷
20
1.11~15
评讲期末试卷+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