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722个月前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本学期将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强调体验、实践和综合性。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生体验、个别发展和学科整合。工作重点是强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并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提升综合能力。工作安排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涉及研究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开展与记录、经验总结及成果展示。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其在实践中的成长。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本学期将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体验、实践和综合性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在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我们应高度重视课程意识,形成实践导向的课程观,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切实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全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生活实践目标——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表达自我并检验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意义体验,通过反思和感悟,促进他们对自身的深入了解,从而发现生活的价值。

3.个别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利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学习的综合性。

 三.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尚浅,因此本学期工作的重心为:

1、强化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

2、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让学生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开展方式及其基本步骤。

4、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与周围环境互动,扩大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收集多种形式的原始资料,逐步完善个人综合实践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讨论,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及课题确定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依据计划,按时开展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并保留相关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分阶段的小结,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提供指导。

3、各小组需整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记录,做到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需整理各自的资料,撰写活动体验、感受及收获。

2、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分享各自的学习体会。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