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计划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的相关意见,强调“快乐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工作目标包括注重课间操与阳光体育活动,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强化体育队训练,落实“1118”特色工程,形成独特的体育品牌。具体措施涵盖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管理,提高特色项目发展,推动阳光体育文化,增强课外训练。通过这些措施,力求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严格实施体育教学六认真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持续进行学生体育训练工作,以“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不断提升体育工作水平,力争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取得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着眼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都能享受体育课带来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
2、注重课间操、眼保健操、集体舞及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3、增强科研意识,重视鼓励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4、加大体育运动队的训练力度,严格把控训练质量,争取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5、落实学校体育特色“1118”工程,打造学校的体育特色,形成独特的体育品牌。(“1118”工程指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军训,举办一次运动会,教授一套武术操,以及组织“八个体育小项目”的比赛。)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为帮助教师树立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形式的培训,促使教师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
2。体育课程是学校整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课程的严肃性,按照课时计划上好体育课,强化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在学校行政的引导下,将一如既往,进一步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贯彻落实<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的精神,以务实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
2。鼓励体育教师之间开展学习与讨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本学年体育教师均参与实践课,通过实践提升教学能力。
4。认真整理各种教学资料,不断充实学校体育信息。
5。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勤于思考,努力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6。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制定专项计划,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推动特色建设的发展。
8。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发展特色项目,着力普及与提升
1。制定武术文化特色项目建设方案,推动特色项目的全面发展。
2。利用校本教研,推进武术科学发展,规划和实施以武术为中心的校园环境建设。
3。将武术融入体育课堂,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武术教学水平,适时进行示范课。
4。通过校园艺术节和大课间活动,开展丰富的武术活动。
(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营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氛围,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乐园。
2。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中参与各类活动。
3。与学校行政、德育组和艺术组紧密合作,制定计划,组织好20xx年学校田径运动会。
(五)加强课外训练,提高竞技水平
1。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提升竞技水平,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明确责任,制定科学训练计划,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做好督促和协调工作,确保他们在学习和思想等多个方面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