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体育上册课程教学安排(精选3篇)

263周前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目标包括掌握健康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运动能力,激发体育兴趣。四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教学内容应以提升全面素质为主,鼓励积极参与锻炼,重视身体姿势和热身活动。教材包括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身体及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措施强调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热爱祖国意识。教学内容涵盖跑步、跳跃、投掷和基本体操,重点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与团队精神,激励他们展现勇敢、坚韧的品质。课堂纪律和安全操作是重要要求,确保学生在享受运动的同时增强身体素质。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推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了解简单的急救技能和体育常识。

2、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技术以及一分钟跳绳的要求。

3、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正在迅速变化,此时灵敏、力量和耐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教学内容应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锻炼,增强体质。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涵盖: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2)运动技能的培养

(3)身体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内容相对丰富,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讲授将侧重于理论,适当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互动。在户外教学中,则侧重于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运动技巧,以达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教学目的。

四、主要工作

1、提升校广播操的质量。

2、训练校田径队,为即将到来的区运会做充分的准备。

3、激发中高年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一步掌握简单的运动技术,增强柔韧性、反应能力、敏捷度和协调性。

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并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内容

1、跑步

改进快速跑和400米耐久跑的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教学的核心是50米和400米的跑步技能。

2、跳跃

学生需掌握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技巧,重点在于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教学内容将围绕这两种跳跃方式展开。

3、投掷

巩固原地投掷和上步投掷的技能,初步掌握协同发力的技巧,教学重点将是上步投掷沙包。

4、基本体操

主要教学内容为一分钟跳绳和跪跳起。

六、教学措施

1、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

2、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3、教育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增强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

4、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准备和布置好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学工具。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教学指导思想

小学四年级的体育教学旨在通过运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社交能力。根据《大纲》的规定,体育课程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为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习惯。

二、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有所提高但依旧不够成熟,大多数学生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新事物。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运动的乐趣,并在实践中发现运动的价值。

需要将身心发展视为整体,通过科学的运动实践,帮助学生克服挑战,享受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韧的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机能,掌握基础的锻炼知识和方法,树立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安全意识。

2、教授田径、体操、球类和传统体育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增强身体的基本素质。

3、培养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激励他们展现勇敢、坚韧的品质,鼓励他们遵守规则,积极合作,共同进步。

四、教学措施

1、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上好体育课。认真听讲,掌握必要的运动知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课前准备要充分,学生应穿着轻便整齐的运动服装,并遵循教师的要求,不携带不必要的物品,提前到达指定地点等候上课。

3、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无故缺课,严禁迟到早退,要尊重老师的管理,听从课堂的各项指示。

4、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的要求,不得随意移动器材,并确保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安全操作。

5、爱护体育器材,杜绝故意损坏任何设备,课后要按教师要求归还器材,保持器材的完好与整洁。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第3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他们的身体素质正在迅速提升。在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力量等方面,四年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尤其是在灵活性方面,他们学习运动技能的速度相对较快。由于他们的骨骼仍在发育中,含有较多的胶质和较少的钙质,身体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但也较易受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需特别强调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并在每次练习前做充分的热身活动。

在注意力方面,四年级学生的集中性相对较弱,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虽然他们在有意注意上有所进步,但依然不够成熟。适合的教学时间大约为20分钟;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通常会表现出争辩的倾向,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他们仍然希望依赖老师来做出最终的决策。

二、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三”目标和具体活动要求编写而成,旨在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四年级的体育课程主要围绕五个学习领域展开: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走和跑的练习中,重点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从而全面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将以趣味运动为主导,鼓励积极参与。

三、教学要求

1、始终坚持“健康优先”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受益。

4、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身体特征,并掌握基本的锻炼知识和方法,学会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他们认真锻炼的态度。

2、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传统民族体育、韵律活动及舞蹈的基本技能,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基础运动能力。

3、鼓励学生对各项运动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勇敢顽强的精神,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

(1)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

(2)田径项目

(3)趣味游戏

(4)体操

(5)小球类运动

(6)大课间活动(武术操)

2、重难点

在上述教学内容中,重点是(1)、(2)、(4)和(6),而(2)和(6)是难点内容。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和情景教学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练习方式,例如调整练习距离、器材摆放和小组形式,以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3、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确保学生参与的兴趣。

4、创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运动环境,促进其学习和发展。

5、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量。

6、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运动中建立自信,享受锻炼的乐趣。

《小学四年级体育上册课程教学安排(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