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包括学习和欣赏歌曲《小星星》和《春天的故事》,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音符的基本概念,感受旋律之美,并激发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学唱《小星星》,学生能体会旋律变化,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欣赏《春天的故事》则让他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理解音乐与自然的结合。教学重点在于音符概念和歌曲情感的表达,难点为旋律的掌握和情感的理解。整体教学安排包括多课时的学习与复习、节奏感训练、歌曲表演及合作参与,强调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信与合作精神。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1
第一课 认识音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星星》
欣赏《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小星星》,让学生初步认识音符的基本概念,感受旋律的美,培养音乐的欣赏能力。
2、通过欣赏《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春天的气息,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结合,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共同参与音乐活动,提升自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音符的概念,感受旋律的变化。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掌握和表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简单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小星星》,让学生初步认识音符的基本概念,感受旋律的美。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欣赏歌曲《小星星》
1、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一同跟唱,提问:
(1)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2)这首歌的旋律听起来怎样?
(3)你平时喜欢听哪些儿童歌曲?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请学生尝试独唱。
三、学习歌曲《小星星》
1、感受音乐(播放课件)
(1)这首歌是用什么样的旋律构成的?
(2)你能找出歌曲中反复出现的音符吗?
(3)请分享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拍着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3、学生跟随录音练习演唱,并尝试用不同的音调表达情感。
4、教师教唱,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演唱中的问题。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复习和巩固对《小星星》的理解与演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小星星》
1、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让他们想一想:
(1)这首歌的关键词是什么?
(2)有哪些乐器可以表现这首歌曲的旋律?
2、感受音高。唱熟歌曲后,请同学们观察《小星星》的音符,并跟随老师打出节奏。
3、通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符的高低变化。
4、播放音乐,请学生跟随节奏拍打乐器。
5、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与春天的旋律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通过演唱《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让学生在欣赏中理解歌曲的主题,体会春天带来的快乐。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春天的气息和愉悦。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达和理解。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2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2、学唱《小白兔乖乖》
3、观看《花城春季游园活动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春天的故事》和《小白兔乖乖》,帮助学生体会儿童歌曲的乐趣,感受春天的气息,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观看《花城春季游园活动音像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春天的美好和花城独特的春季风景。
教学重点:歌曲的音调情绪把握,简单节拍感的复习,以及记住歌词的表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响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内容。
二、提出新学期的要求:
强调课前准备,课堂参与的重要性。
三、欣赏《春天的故事》
1、欣赏《春天的故事》,请学生分享听后的体会和感受。
2、老师介绍春天的特点,讲述四季变换的故事。
3、观看视频《花城春季游园活动音像视频》,分享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如何描绘花城的春天景象。
四、学习《春天的故事》歌词,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进行节拍练习,唱短旋律:123、321、456、654。
三、学唱歌曲《春天的故事》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歌曲的情绪。
2、用“la”音哼唱旋律。
3、读歌词。
4、唱歌词。
5、结合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6、分组演唱,尝试不同的表演形式。
四、小结,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歌曲《春天的故事》。
二、学习歌曲《小白兔乖乖》
1、听范唱,分享感受。
2、复习节拍,讨论这首歌是几拍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进行节拍练习,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a”音哼唱。
5、读歌词,演唱歌词,注意节奏和情绪。
6、模仿小白兔的动作来进行边唱边表演。
四、小结,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