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班有22名新入园幼儿,适应过程中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和生活习惯上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将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课程理念,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思维能力。教师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提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鼓励自由游戏,促进学习与互动。具体措施包括关注幼儿情绪,建立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复习旧知识,培养生活常规和自理能力,确保保育质量,预防传染病,提高户外活动的频率与趣味性。教师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良好榜样,鼓励尊重他人和爱护环境。家长工作方面,将定期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家庭与园所的协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幼儿22人,绝大多数是刚入园的新生。由于刚从家庭环境转入幼儿园,许多幼儿在适应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部分幼儿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霸道和攻击性行为。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班级的幼儿普遍活泼好动,热爱玩具、游戏、听故事、唱歌,但在生活常规和与他人交往方面仍显不足,例如:推搡、抢玩具,过于自我中心,缺乏与小伙伴互动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制定接下来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积极尝试将“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课程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与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我们将主动学习新颖的教育理念,深入探讨,勇于实践,奋力推动课程改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随时随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捕捉幼儿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时间进行知识的引导和渗透。我们将精心创设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环境,环境布置将重点展示幼儿的思想与愿望。
1、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分享自己的困惑与心得,共同探讨提升的方式。
2、认真准备,组织好每一次教学活动。
3、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游戏空间,让他们在玩耍中体会快乐和收获知识。
4、开展有趣的识字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发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5、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
1、新学期开始,关注孩子们的情绪,营造安全、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迅速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复习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回顾春节的活动情景,逐步过渡到新的教学计划。
2、常规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1) 教育幼儿愉快的进园与离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携带玩具和食品。
(2) 学习安静就座。
(3) 学会自我保护,正确搬动凳子、上下楼梯、使用体育器材和玩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中按照老师的指示玩游戏。
(4) 学习玩具的收放。
3、提升保育质量
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保健医生定期进行预防药物使用和身体检查,做好每天的消毒工作,记录用药情况。保持幼儿饮水的温度适宜,提醒孩子多饮水。定期检查幼儿指甲,预防抓伤情况。春天多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设置有趣的户外游戏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和被褥,提醒家长更换幼儿的被子。确保室内每天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卫生间及水池干净无异味,确保桌面、凳子、地面和柜子整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幼儿模仿能力强,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也很快。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教育他们诚实、勇敢、大方,不怕困难。在教育中渗透文明礼仪,让幼儿学会尊重长辈,与同伴友好相处,礼貌待人,主动问候。培养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做到讲道理、懂得谦让,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脏话。爱护公共设施,珍惜玩具和学习用品,不随意采摘花草,节约粮食,做到不挑食等。
五、家长工作
教师利用早送晚接的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睡眠情况、饮食等。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计划,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请家长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养成按时上幼儿园的习惯,避免迟到。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正确的用餐姿势、细嚼慢咽的习惯,以及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请家长定期帮孩子剪指甲,教他们穿脱外衣和鞋子、整理玩具,逐步提高自理能力。教育孩子上幼儿园时不带零食和玩具。提醒家长关注园内信息栏,了解孩子的情况、学习内容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回家后主动与孩子交流幼儿园的事情,引导他们用完整的句子表达。给孩子提供交际的机会,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