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英语教学计划旨在适应课程改革需求,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点包括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习热情,建立自信;通过活动驱动学习,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促进合作与体验。集体备课将通过理论指导和具体措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确保教学质量。强调词汇和听力训练,设计多样化的书面练习和阅读训练,激发学生潜能。教师需继续专业学习,并通过定期的学情监测和课堂达标要求,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确保学生在初三最后一年有充实的学习体验。
一、本学期指导思想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方针,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求,我们将面向所有学生,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把握英语学科的特点,我们将积极推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将坚持以下理念:
1、关注每位学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培养创新意识;
2、整体设计目标,强调灵活性,以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
4、通过活动驱动学习,倡导体验参与,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与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重视过程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建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
二、集体备课的提高
1、理论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教师的讲授、启发、引导和组织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为此,我们学校开设了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平台。教师集体备课使智慧碰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够丰富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具体做法
首先进行周备课,备课组长负责主持,指定一名教师为主讲人,要求其在集体备课前准备详细的教学设计,科学设定目标,明确重点与难点。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共同提出看法,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优化的导学案。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教材分析: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透彻掌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任务,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和编写意图,以此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和难点。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且灵活,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探索教学法等,以关注过程教学,激发学生潜能。
(3)教学过程:设计高效课堂的预习提纲,强调师生间的思维对话,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质疑的方式,同时重视新知识的实际联系与应用。
三、教学策略及注意事项
1、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从一开始便实施听力训练,除了课堂时间外,每周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听力训练。
2、词汇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词汇的教学,加强单词的记忆与运用,培养科学的记忆方法和查词典的习惯。
3、每周开展一次书面练习,题材和方法需要多样化,并及时进行讲解和反馈。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对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指导与批改。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三教学的重点,单元教学中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使用五篇课外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
四、教师的业务学习
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
五、相关活动安排
1、学情监测:每周进行小测,每个单元进行单元检测,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听课安排:加强相互听课,提升教学质量,并进行组内的互评,借鉴比较,共同进步。
3、课堂达标:本学期要求每位英语教师圆满完成课堂达标任务。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备注:具体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相信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初中的最后一年过得充实,并坚信每位教师都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