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方案(苏教版)

313周前

本教学计划针对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涵盖加法、减法、图形认识、长度单位、时间概念及观察能力等知识。课程目标包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1-6的加法口诀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四边形等基本图形,初步理解长度单位厘米与米,及时钟的基本读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统计意识。班级情况分析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但需关注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学措施包括严格要求学生、使用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以及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习兴趣。重点难点在于加减法的计算、长度单位的理解及时间概念的认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认识加法2、加法口诀(一)3、认识图形4、认识减法5、口诀求差(一)6、厘米与米7、位置与方向8、加法口诀与口诀求差(二)9、时、分、秒10、观察物体11、统计与可能性12、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上课时认真听讲,能够主动思考并完成作业。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他们不愿意参与讨论,作业质量较低,成为班级的弱势学生。改善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将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理解用加法和前面数理结合的意义;在相同加数较多时,使用加法算式会更加简便。

2、让学生理解1-6的加法口诀,并能够应用这些口诀进行加法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图形的边,初步掌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在图形变化中获得感受。

4、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读写减法算式,了解减法算式的各组成部分。

5、利用1~6的加法口诀求差,学生在列出减法算式后,可以通过口算快速得出结果,而不必再通过逐个取出的方法求解。

6、初步建立1厘米与1米的长度意识,并能加以运用。

7、熟悉7~9的加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一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

8、通过观察、计数和计算,了解时钟上大格子和小格子的含义,初步形成1小时和1分钟的观念,能够读懂时钟的时间。

9、感知秒,认识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10、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

11、整理事件中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的概念。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加减法的计算及问题解决

难点:1、理解并运用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方向如东、南、西、北的认识

3、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前、后、左、右)

4、时、分、秒的基础认知

 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加强其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2、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着重进行补强与差生的培优工作。

4、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方案(苏教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