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促进全面发展。教学侧重于让学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掌握保护健康的常识与运动技能,同时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需精心备课、落实教学大纲,注重“三基”教学,科学安排运动量,并保持良好的教态与仪表。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遵守纪律,爱护器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从基础体操、队列训练到各种游戏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课程设计强调安全和秩序,确保教学质量与安全保障。
教学目的:依据《大纲》规定,小学体育的目标在于:“通过体育课程,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升民族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认识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掌握保护身体健康的一些常识和技巧。
〈二〉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游戏、韵律活动及舞蹈方法,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
〈三〉 感受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遵守课堂纪律,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的教学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加强课程的“三基”教学,常常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 教师方面:
1、 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案,未备课不准上课。
2、 深入学习并落实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定本课的教学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采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3、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安排好场地、器材及所需教学工具,教师不得无故旷课或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过学校的批准,并妥善安排课程。
4、 在教学中,重视“三基教学”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5、 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需从增强学生体质的角度考虑,依照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规划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6、 教师应保持整洁的仪表,举止得体,教态要严格而自然,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
7、 认真进行学生体育成绩的期末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收集与保管,定期进行科学分析和以指导并改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经常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其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9、 教学过程中需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发生事故需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妥善处理。
二、 学生方面:
1、 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课,注意听讲,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技巧,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上体育课时着装要轻便整齐,要求穿运动鞋,并按照教师要求提前到达指定地点等候,站队要做到快速、安静、整齐。
3、 不得无故缺课,按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教师的指挥,遵守课堂规章制度。
4、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要求,未经许可不得随意移动器材,必须遵守教师规定的安全措施。
5、 爱护体育器材,避免故意损坏各种设备和用品,课后按教师要求归还器材。
三、 二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课间操的益处
1、 队列队形;
2、 游戏:块块集合
二
1、 基本体操;
2、 队列:排纵队、横队;
3、 游戏:块块集合;
三
1、 基本体操;
2、 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3、 复习基本体操;
4、 游戏:挑战应战;
四
1、 队列;原地转法;
2、 复习基本体操;
3、 技巧:前后滚动;
4、 游戏:障碍赛跑;
五 游戏课:
1、 端水平衡;
2、 障碍赛跑;
3、 技巧:复习前后滚动;
4、 游戏:绕木棒接力;
六
1、 韵律活动;
2、 各种姿势的行走;
3、 采取各种正确姿势行走;
4、 游戏:迎面接力;
七
1、 队列:报数;
2、 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3、 韵律活动;
4、 队列:报数;
八
1、 技巧:前滚翻;
2、 游戏:跳垫子;
3、 技巧:前滚翻;
4、 游戏:换物接力;
九
1、 劳动模仿操;
2、 游戏:迎面接力;
3、 游戏:换物接力;
十
1、 队列:齐步走-立定;
2、 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
1、 蹦蹦跳跳;
2、 猎人老虎;
十一
1、 队列:走圆形;
2、 十字接力;
3、 技巧:立卧撑;
4、 游戏:换物接力;
十二
1、 基本体操;
2、 游戏:“8”字接力;
3、 徒手操;
4、 游戏:改换目标;
十三
1、 跳小绳;
2、 游戏:迎面接力跑;
3、 走跑交替;
4、 复习跳小绳;
十四
1、 走跑练习;
2、 游戏:跳进去拍人;
3、 韵律活动;
十五
1、 跳小绳;
2、 游戏:叫号赛跑;
3、 跳双绳;
4、 游戏:迎面接力;
十六
1、 走跑交替;
2、 游戏:单脚跳接力;
3、 30秒跳小绳;
4、 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