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课程教学安排

714小时前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主要聚焦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教材涵盖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核心内容,并设计综合性单元,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活动。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材注重培养观察能力,而非复杂的独立探究活动。教学目标包括通过观察大树及小动物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记录观察结果,并关注动物与环境保护。学生将通过结构化观察活动、讨论水的性质与纸的特性,逐步提升观察与思考能力。教学措施强调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进行科学学习,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聚焦于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内容安排上体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教材的前五个单元覆盖了《标准》中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的核心内容。第六单元则设计为综合性单元,旨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他们参与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本册教材未设定较为复杂的独立探究活动,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全书围绕学生系统观察活动的主线展开,各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观察对象虽然各不相同,但活动设计上都充分考虑到观察能力的逐步提升。教材整体上考虑了多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强调观察记录与报告撰写的重要性。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材也特别融入了环境保护的主题,旨在多元化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本班为三年级,共有30名学生,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学生们普遍活泼,思维敏捷,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观察发现,女生在课堂纪律上相对较好,而男生则更愿意动手和发言。该班学生在科学知识掌握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较弱。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课堂常规、兴趣及动手实验能力上,以助于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大树,体验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学习描述观察内容;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属性,认识一片完整叶子的组成部分,并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初步感受科学观察的重要性和细致性,建立自信。

2. 鼓励学生开展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关注周边环境中的小动物,并在户外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意识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的情感。

3. 在课堂中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基本观察活动,体验对小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进行顺序观察、动态观察、细节观察和比较观察,尝试提出问题并解决,改进观察方法。

4. 通过结构化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结合其他渠道的信息,深化学生的理解。

5. 学生能有序、目的明确地观察,运用多种感官综合感知事物。

6. 学生能够用图文、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学交流,互相评价。

7. 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相关问题。

8. 基本了解人体由头、颈、躯干及四肢组成,认识各部分间的配合与整体性,关注身体在成长中的变化及器官功能的发展。

9. 认识手的感觉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10. 知晓眼、耳、鼻、舌、手(皮肤)是主要感觉器官,眼睛接收信息的能力更强。

11. 在观察人体时,欣赏构造的精巧与和谐美,体会身体残障带来的不便,关注自身及他人的身体健康。

12. 本单元围绕水的观察展开,学生能利用感官和简单器材对水进行观察和整理,并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思考与讨论,提出关于水的问题并表达观察现象。

13. 通过不同的观察活动,学生逐渐培养关注事实、留心观察、尊重意见和乐于合作的能力,保持对身边事物的探究欲望。

14. 进一步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和液体的定义,区分常见液体,比较溶液的特性。

15. 多角度观察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16. 学生能够依据纸的特征区分纸质和非纸质物品,感受纸的多样性和与生活的联系。

17. 了解古代与现代的造纸工艺,体验造纸的艰辛,养成珍惜和节约纸张的意识。

18. 通过对比实验观察纸的性能,初步理解物体性能与用途的关系。

19. 通过对身边常见纸的观察,提出有关纸的研究问题。

20. 学生将以小组合作形式,选择合适的纸材制作纸车,经历制作与交流的过程。

21. 观察稻谷、大米与米饭的关系,学习使用碘酒检验淀粉含量,并探讨变化的原因。

22. 学习科学知识,认识稻谷、糙米和各种大米,掌握碘酒与淀粉的反应。

23. 探讨米饭的来源,体会粮食的珍贵,意识到科学家的贡献,逐步形成提出见解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加强教师自身科学教学的基本功,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深入研究科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努力成为合格的科学教师。

2. 结合班级和学生特点,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充分利用学校科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强调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 拓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与社会,将科学学习延伸到活动课程及家庭生活。

东明镇中心校   沈晓丹   ~ 年 9 月 5 日

《三年级科学课程教学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