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方案(精选3篇)

512个月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包含32篇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各17篇和15篇,并设有8个专题,如探索自然、诚信待人等。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和书写200个字,并通过思考练习和词语盘点加强复习。计划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涵盖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关注不同学情的分层教学,以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包含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有17篇,略读课文15篇;同时附有8篇选读课文,整套教材共计40篇。

教材设定了8个专题,依次为:探索自然、诚信待人、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谐、热爱生活、田园风光、执著追求、故事分享。其中第三单元“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风光”还增设了综合性学习模块,使得专题内容更加形式多样。

每个专题单元包含导语、课例及语文园地三个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明确本组的重点,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通常包含2-3篇精读课文和1-2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会有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需要,一些课文后附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提供课文背景,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200个字,并练习书写200个字。认识的字分布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同时在课后生字卡中列出;会写的字则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形式呈现。为了方便复习和检测,每组后增加“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个部分。“读读写写”为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读读记记”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认识词汇构成。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二是要求会写的200个字,供学生复习归纳使用。

二、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情感表达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的课文大意。

5、养成阅读报纸和书籍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6、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培养向他人请教及讨论的习惯。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转述,清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

7、留意周围事物,积极进行书面表达,能够较为清晰、具体地写作。掌握简单的书信和便条写作,能够修改明显错误的词句。

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9、学会在阅读中理解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关注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三、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放松心情,还能集中注意力于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目标导向学习,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习活动营造了具体的情境,主要通过“对话”的形式实现。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借此净化内心,形成更有意义的阅读体验。通过揣摩与推测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与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作的目的在于与读者交流,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时,实则是在与作者对话。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与作者的意图达成共鸣,理解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的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两个学习伙伴角色:小林和小东。学生可以将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则是他们生活中的伙伴。通过这种对话,学生能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想象力,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言的热情。

4、学生与自身心灵对话

同理心激发反思,教科书编者采用此类提示语,为学生创造具体环境,促使学生自我反思。通过具体的语言构建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与周围的人及自然界进行内心对话,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则。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与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通过实际学习习得方法,从而逐步找到学习的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体现在语文学科中,人教版教科书为此提供了有效的方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连接语”,精读课文中含有“泡泡语”,教科书将学习指导隐含在文字之中,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语文学习的过程。自主阅读与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在感受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阅读教科书以及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生即使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景物,想象其美丽,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景物的特征,激发对美的情感,接受美的熏陶。

2、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理解深刻句子的含义。

3、学习作者清晰、条理分明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特质,理解重点句子的深邃含义,感受其传达的情感。

4、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关注课文对人物外形、动作等细节的描写,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5、通过阅读体验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深思,进而更加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

6、阅读中抓住景物特征,体会作者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学习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7、通过阅读课文,领悟故事传递的哲理与情感;在讲述课文故事时,引导学生拓宽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8、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自然现象中获得启示。

五、教学进度(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包含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末尾附有6篇选读课文,合计42篇。

教材分为7个专题,依次为:探索未知、真诚待人、自然之美、科学与进步、珍惜生命、乡村情趣、坚持与奉献。其中第四单元“科学与进步”和第七单元“坚持与奉献”还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得专题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读250个字,书写250个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优化整合,围绕主题编排教材

本册教材采用按主题分组的编写模式。各专题内容丰富多样,内涵丰富,充满人文气息,同时也符合语文学习的特性。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提出的“简化结构,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导入学习,整合单元主题。

2. 精读与略读课文的关联与整合。

3. 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与整合。

(二)设置“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继续设计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安排在“自然之美”专题中,鼓励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或收集资料、进行调研,分享所发现或获得的启示;另一次安排在“乡村情趣”专题中,了解农村的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根据教材设计,教师在指导综合性学习时,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第一,通过任务布置,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与步骤;第二,在学生实际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及时关注活动进展,表扬优秀表现,帮助解决面临的困难;第三,采用多种形式,促进成果展示与交流。

(三)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作为中年级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依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增强文本互动,精读课文中以气泡的形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质疑能力。气泡内容大体包括:帮助理解词句和课文内容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的;以及促使课外阅读的等。

(四)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习资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借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立足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明确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任务,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助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6人。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扎实,对语文学习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写字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导致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写作积极性也不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语文技能和知识的系统训练为核心,教材的编写遵循《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教学目标。在教材中,将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逐步细化,形成了一套有层次的训练体系。本册教材包含了阅读、写作以及听说的多重训练线索。从纵向来看,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循序递进;从横向来看,各种训练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力求做到每个单元的训练目标明确,确保每个单元的课文和练习与目标相辅相成。

教材设计中还特别增加了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第一次选择“收集民间故事或歌谣”,安排在第一单元;第二次为“祖国在我心中”,放在第五单元。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使学生在多样的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汇,提升学习效率,初步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本册教材重点围绕语言文字的训练安排了单元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则散见于各处。综合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2) 人类共同的命运;

(3) 女儿们的英雄;

(4) 自强不息的精神;

(5) 纯真的情感;

(6) 名著的探索之旅。全册还编排了10篇选读课文,并附有两个生字表。

(一) 要求认识的2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累计达到3500个常用字。

(二) 要求书写的150个字,至此写字总量达到2600个。

四、教学措施

(一) 强化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二) 拓宽题材,继续努力,丰富人文内涵,增强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科学设计导学和练习,充分发挥导学与导练的作用。

(四) 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

(五) 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 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后进生,继续做好优生与差生的培优补差工作,提升中等生的学习成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方案(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