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安排,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更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深耕与发展。实施方案强调了注重本土特色与教师个体需求的结合,力求在日常教学中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环境。这一培训计划的成功实施,势必将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一)培训目标: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建立教师学习机制,提高教育活动效果,突破传统思维,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2.提升教学能力,促进学习与研究结合。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优良、观念先进、素质高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适应小学持续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内容:
1.进行教学新常规的培训。
2.开展教学技能的研讨培训。
3.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我校的校本培训体系将以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师实践经验的提升,着重培养依法执教、更新教育观念,以解决当前教育教学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眼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研究和基本技能水平,提升综合素质。
培训主要形式为校本培训和自我提高为主,教研和集体培训为辅,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展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采用听、说、看、思、做、写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1.指导提升式
邀请校内外名师或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讲座,围绕教育、教学、教改等主题推动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
2.师徒互学式
将名优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关系,落实带徒计划,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快速成长,师徒共进,互助提升。
3.专题讨论式
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集中理论辅导,通过讨论和研究,促进教师的参与和反思,提高整体水平。
4.“骨干”辐射式
为骨干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激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鼓励给予任务、重用和关怀,助力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5.以“课”促思式
各教研组开展研讨课和示范课活动,要求新教师上好过关课,骨干教师展示示范课,确保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并听取同事的课程进行学习。
6.以“写”促进式
鼓励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或教研方面的文章,并积极向市级以上教育刊物投稿,学校将依据“绩效”方案给予奖励。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由专门的“校本培训领导组”负责,分管领导全程管理,定期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并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学校会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和物质条件,包括图书、音像资料及设备设施。每学期召开校本培训工作会议,讨论问题,分享经验,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