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民政局工作总结报告

102天前

在20xx年第一季度,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及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围绕“12346”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民政和老龄工作。面对干旱灾害影响的299.33万人,局方及时部署救灾工作,要求各县区落实责任,确保灾区稳定。截止3月31日,城市低保覆盖104852人,农村低保对象429700人,分别支出保障金4472.98万元和7735.05万元。医疗救助方面,城镇困难群众享受救助824人次,农村困难群众45623人次,总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62.88万元。局方通过细致的排查和救助,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积极组织社会捐助,推进防灾减灾工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在20xx年的第一季度,市民政局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指导协助下,紧紧围绕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12346”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民政、老龄工作会议的精神,围绕“保障发展、保障民生、保障稳定”的基本要求,突出为民服务、解困这一主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平稳推进,重点工作实现突破,整体工作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20xx年第一季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灾后恢复与救济工作

(一)重点灾情概述。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因干旱灾害致使11个县区的143个乡镇、1055个村委会,共有299.33万人受到影响,101.55万人和87.25万头大牲畜面临饮水困难,灾害导致4478头大牲畜的死亡。全市秋冬季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27.65万公顷,成灾21.2万公顷,绝收11.88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12.23万公顷,成灾10.4万公顷,绝收6.72万公顷;经济作物则受灾15.4万公顷,成灾10.8万公顷,绝收5.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0.47亿元。

(二)救灾工作进展。一是及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各县区加大领导力度,落实工作责任,认真做好灾情的上报与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确保灾区的社会稳定。与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加强协作,设立抗灾救灾工作机制,实现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防范的转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尽可能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共下发与抗旱救灾相关的文件8份,并向省民政厅上报灾情及请求支持的请示2份。二是全面查灾核灾,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按《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上报损失情况,为抗旱救灾提供依据。三是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的生活,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深入灾区开展生活情况调查,细致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并根据调查结果分类实施救助,共安排救助资金2140万元,覆盖32.25万人次。四是积极组织社会捐助,截止到3月31日,共接受抗旱捐赠资金713.04万元,其中社会捐赠550.96万元,党员特别捐赠162.08万元。五是加强救灾物资的管理,完善发放手续,成功接收和发放救灾物资,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六是推进防灾减灾工程,指导永善、水富两县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

二、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一)城市低保工作。截至3月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为65186户,104852人(占非农人口的21.74%),其中老年人19785人,占低保对象的18.86%;成年人61890人,占59.02%;未成年人23177人,占低保对象的22.12%。1至3月共支出保障金4472.98万元,人均补差为142.2元。

(二)农村低保工作。截至3月底,全市共纳入农村低保对象429700人,占农业人口的8.57%,1至3月累计支出资金7735.05万元,人均补助60元。

(三)城乡医疗救助工作。1至3月,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群众累计享受城市医疗救助824人次,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04.88万元,人均补助1272.8元。农村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45623人(次)享受到医疗救助,共支出资金458万元,人均救助100.38元。

《第一季度民政局工作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