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境卫生工作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计划通过整治村屯卫生,设定“四有八无”标准,以确保合理布局的卫生设施、负责的保洁队伍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作内容包括垃圾治理、乱堆乱放整治、厕所清洁、村庄美化及建立长效管理制度。乡镇政府需全面动员村民、加强资金投入、突出重点区域,设立考核机制以确保整治效果。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与环保竞赛,提升居民参与意识,促进环境卫生工作持续推进,力求实现干净整洁的乡镇环境,并积极打造“幸福乡镇”形象。
乡镇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篇1
一、工作目标
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实现环境卫生的全面提升。通过整治村屯卫生环境,力争提前完成任务,推动农村生活面貌的显著改善,使农民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基本构建起整洁、清新、畅通、生态良好的村庄环境。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涉及面广且任务艰巨,需长期坚持,复杂多变。根据我区制定的三年整治规划,计划在一年内见成效,两年基本达标,三年实现彻底改观。
二、整治标准
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各村需达到“四有八无”标准。
(一)四有标准:
1、有合理布局的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箱、垃圾池、清运工具等);
2、有一支负责的卫生保洁队伍;
3、有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4、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八无标准:
1、无暴露垃圾。彻底清理路边、河边、村内的垃圾,确保不见生活垃圾、粪堆和建筑垃圾,牲畜粪便应堆放在远离公共区域的地方。
2、无水面漂浮物。清理所有河道、水塘及沟渠中的漂浮物;
3、无乱贴乱画。清理墙壁、电杆、店面和树木上的杂乱广告和标语;
4、无散养家畜。严格实施圈养制度,不允许家畜随意放养;
5、无乱搭乱建和严重破损的建筑物。所有违规搭建和坍塌的围墙、危房需限期修复或拆除;
6、无乱堆乱放。清理路面及农户周边的乱堆乱放,柴草应远离村庄存放且堆放整齐;
7、无污水横流。疏通所有阴沟和下水道,畜禽圈舍的污水需设置排放管道,严禁随意排放;
8、无杂草垃圾。清除绿化带中的杂草和垃圾。
三、工作内容
(一)垃圾治理。全面清理村内及周边的积存垃圾,规范垃圾倾倒点及设施,禁止在河道、坑塘内倾倒垃圾,冬季及时清除积雪确保交通畅通。
(二)整治乱堆乱放。清理村内的杂物和私搭乱建,整理柴草和砖瓦,确保院内物品整齐有序。
(三)清洁农村厕所。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厕所的清洁程度,消灭卫生隐患,确保公共厕所的专人管理和定期保洁。
(四)加强村屯美化、绿化、净化。今年区内要建设15个省级绿化示范屯,基本实现“窗前有花,院里有果,屯边有树”目标,按省林业厅标准实施。
(五)健全管护制度。结合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确保整治工作的长效性。各村要配备保洁人员,负责清扫、垃圾清运及绿化管理。
(六)营造良好卫生氛围。通过宣传部门进行全面宣传,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工作要求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旨在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必须提升认识,科学规划,落实工作。
(一)全面部署,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各乡镇政府负责该项工作,要求把整治工作宣传到每个家庭,确保人人参与。
(二)加强指导,增加资金投入。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整治工作的协调和监督,确保环境卫生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特别要关注“三线一环”附近村屯的整治,清理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
(四)加强检查,设立考核机制。定期检查整治进度,展示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确保此次整治活动成效显著,惠及广大村民。
乡镇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20xx年乡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将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以巩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成果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工作。重点在于提升专业素养,创新体制管理、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效果、提高卫生质量与扩大社会影响力,力求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乡镇环境,推动乡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坚持贯彻落实《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照环境卫生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立足本职、迎难而上,树立服务意识,以环境整治为主线,充分利用各类竞赛活动,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推进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升社区环境面貌,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积极打造“幸福乡镇”品牌形象。
三、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一)全面探索网格式管理与全天候巡查机制,实现管理区域、内容、方法及时间的创新突破,展现乡镇环境卫生新面貌。
(二)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使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三)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乡镇环境整洁、美化、规范,基本消除环境脏乱差现象。
(四)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确保垃圾日清日运,清运率达到100%。
(五)积极参与组织“乡镇环境卫生竞赛”活动,增加环卫工人数量,提升职工比例,加强督查与专业队伍管理,采用人机结合的清扫方式,提高清扫保洁质量。
(六)加大公共厕所的管理力度,持续开展红旗公厕评比活动,确保公厕设施完好,定期保洁。
(七)强化河道保洁工作,重点清理两岸水生植物与沿河垃圾。
(八)落实沿街经营户的卫生责任,针对主要道路的经营户实行定时上门收集垃圾,提升经营户的卫生责任意识,改善道路两侧的市容环境。
(九)严格执行《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确保检查制度的实施。定期进行区域检查,及时反馈问题,要求社区迅速整改,完善通报制度与交流机制。
(十)加大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经费预算,改善保洁人员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逐步更新和完善环卫设施。
(十一)按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要求,逐一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
(十二)规范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督查指导工作,确保考核经费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
(十三)整理并完善各类基础台账资料,确保上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