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道的安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低温和冰冻条件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及材料的性能受损。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温控、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调整,不仅能有效保障管道的强度与耐久性,还能提升工程的整体进度与安全性。这些关键策略将为冬季施工提供坚实的保障,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与实用性。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1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管道的冬季施工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过程依赖于水泥与水之间的水化反应。在一定湿度条件下,水化速率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越快;相反,则增长减缓。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水化过程几乎会停止,如果温度进一步降低至-2℃至-4℃之间,混凝土中的水分开始结冰,结冰的水体积会膨胀8%至9%,从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冰晶应力,这将导致水泥石结构中的微裂纹出现,同时削弱水泥与砂石及钢筋之间的粘结力,最终导致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而冻结后的混凝土在解冻后,虽然能够继续增长强度,但往往无法达到原设计强度等级。
试验表明,混凝土冻结所造成的损害与冻结时间的早晚以及水灰比等因素密切相关,冻结发生得越早以及水灰比越大,强度损失往往越严重,反之,则损失较小。
经过相关实验发现,混凝土在经过预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遭遇冻结,其后期抗压强度的损失会减少。一般情况下,把后期抗压强度损失在5%以内的预养护强度值称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对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为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而对于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则定为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一、混凝土冬季管道施工方法的选择
冬季管道施工的方法主要为: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不采用加热方式。这种方法包括掺加化学外加剂,外加剂可选择早强剂和防冻剂。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要求
(1)在冬季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如果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则需对骨料进行加热,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功计算确认。
(2)为冬季施工配制的混凝土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水灰比不得大于0.6。
(3)骨料必须保持清洁,严禁含有冰雪等冻结物。
(4)在搅拌之前,应使用热水或蒸汽清洗搅拌机,搅拌时间需较常温延长50%,投料顺序应为骨料、热水,最后投入水泥和外加剂,以确保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5℃。
(5)混凝土运输应尽量缩短距离,并确保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的容器具备保温措施。
(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所用的容器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符合热工计算要求,如不符合,则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7)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外加剂及混凝土的水灰比;尽量缩短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的等待时间,确保“随到随浇筑”。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养护
冬季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有:早强剂、防冻剂、减水剂和引气剂,这些外加剂能够有效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抗冻性能、凝结速度以及降低冰点。这是一种有效的冬季施工方法。当掺加外加剂后仍需要加热保温,这种施工方法称为正温养护工艺;而当掺加外加剂后不再需要加热保温,则称为负温养护工艺。
1、防冻剂和早强剂
防冻剂的作用在于降低混凝土液相的冰点,从而避免在早期受冻,并且使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够持续进行;早强剂则是指能够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同时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的外加剂。
常用的防冻剂包括氯化钠(NaCl)、亚硝酸钠(NaNO2)、乙酸钠(CH3COONa)等。
常见的早强剂主要为无机盐类,如氯盐(CaCl2、NaCl)、硫酸盐(Na2SO4、CaSO4、K2SO4)、硫酸盐(K2CO3)、硅酸盐等。氯化钙作为早强剂的效果较佳,常被广泛使用;氯化钠因其良好的冰点降低效果,常作防冻剂使用。有机类防冻剂包括三乙醇胺、甲醇(CH3OH)、乙醇(C2H5OH)、尿素和乙酸钠(CH3COONa)等。
氯盐的掺入效果随掺量而异,过高的掺入量不仅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还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量。由于氯盐对钢筋存在锈蚀作用,相关规范对氯盐的使用及掺量有严格限制。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氯盐的掺量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
2、减水剂
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条件下,起到减水及提高强度作用的外加剂。常用的减水剂有木质素磺酸盐类、奈系减水剂、树脂系减水剂、糖蜜系减水剂、腐殖酸减水剂及复合减水剂等。
3、引气剂
引气剂是指在混凝土中经过搅拌后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受冻时,部分水会被冻胀压力压入气泡中,从而缓解混凝土受冻时的体积膨胀,防止冻害。常用的引气剂包括松香热聚物、松香皂、烷基苯磺酸盐等。
四、混凝土的保温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并在上面铺一层棉毡以增强保温效果;延长混凝土侧模的拆除时间,拆除后也需立即用塑料薄膜和棉毡进行包裹。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2
一、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基本理论
1.混凝土的抗冻机理。
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硬化主要依赖于液态水的存在。为确保混凝土在冬季环境中具备良好的强度,首先需要使用抗冻外加剂以降低水的冰点,从而促进混凝土的有效硬化。在使用抗冻外加剂时,需严格控制其用量,通常情况下,当气温降至设计值以下时,允许约30%至50%的水转变为冰。适量的抗冻外加剂不会显著损害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消耗,融化的冰会为反应提供所需的水分,确保冰的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然而,即使添加了抗冻外加剂,仍需注意另一种受冻模式造成的潜在损害。这种冻害发生的条件是温度频繁变化,通常出现在初春与初冬及冬季气候回暖时。空气湿度增大、混凝土内水泥和抗冻剂用量较高时,冻害模式会加剧。在此情况下,外加剂溶液可能在混凝土内部迁移并集中于某些部位,尤其是表层和截面变动处,导致结晶的析出和体积膨胀,从而造成局部损害。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的原因不仅限于寒流,还需留心突如其来的暖流。
2.混凝土的临界强度理论。
冻害的临界强度是混凝土在受冻条件下所需的最低强度。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水泥类型及不同混凝土等级下,其临界强度值各不相同。当采用不同的防冻剂时,混凝土的临界强度也会有所差异。临界强度是混凝土能够承受冻害的一个重要指标,需综合考虑水泥的水化程度、水化产物的结晶性、孔隙结构等因素。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混凝土结构形成和破坏的标准,因此选用临界强度作为混凝土受冻的衡量指标是合适的。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1. 冬季施工方案的考虑因素。 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确定最短养护期;二是在冬季如何防止混凝土初期受冻,以避免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制定施工方案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气温、结构类型、水泥品种、工期及经济情况。然而,许多情况下,人们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往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整体工程的经济性,从而可能导致工期的延误。
2. 冬季施工方法。
(1) 蓄热法施工。蓄热法是在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砂、石)预先加热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经过搅拌、运输及浇筑后,混凝土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减少热量的流失,利用水泥的水化热促进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此方法适用于气温不太低的地区,或在秋冬季节气温适度的情况下进行。实施蓄热法施工时应注意进行热工计算。
(2) 蒸汽养护法施工。若在冬季施工中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要求较高,而蓄热法等其他方法无法满足时,通常选用蒸汽养护法以促进混凝土快速升温并增长强度。
(3) 电热法施工。电热法操作简单,见效快,在任何气温条件下均可适用,因此在急需进度且具备条件的工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我国的使用主要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类型。
(4) 化学外加剂法。从xx年开始,我国在混凝土冬期施工中逐渐应用化学外加剂。现如今,使用的化学外加剂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氯盐类及其复合剂、三乙醇胺类及其复合剂、硫酸钠类及其复合剂、亚硝酸钠类及其复合剂以及减水剂及其复合剂。氯盐类外加剂的优点在于无须加热施工,操作简便并可降低20%左右的工程费用,但其缺陷包括硬化缓慢、早期强度较低以及加速钢筋锈蚀等。对于氯盐的使用量和范围应制定相应限制。
(5) 远红外线法养护。该方法采用远红外辐射器进行混凝土养护,通过辐射使混凝土迅速升温,且养护时间短、效果良好,这为混凝土冬季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
1. 混凝土的搅拌。常温下混凝土的搅拌采用自落式搅拌机,而干硬性混凝土宜选用强制式搅拌机。在冬季施工时,需考虑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及外加剂的合理掺入等因素,强制式搅拌机是更为适宜的选择。为确保搅拌质量,冬期施工时必须合理选择搅拌机型号,并确定装料容积、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等。
(1) 装料容积。混凝土搅拌机的装料容积通常是搅拌几何容积的1/2至1/3,出料容积约为装料容积的55%-75%。常见搅拌机规格有150L、250L、350L等,能够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2) 投料顺序。冬期的混凝土搅拌应根据材料的加热条件合理安排投料顺序。一般为先加入骨料和加热过的水,搅拌一定时间后,当水温降至40℃时,再加入水泥进行混合,避免出现水泥的假凝现象。
(3) 搅拌时间。在冬期,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以满足各组分之间的热平衡。若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建议搅拌时间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2. 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1)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在出机后,应及时运输至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的热量散失及冻结现象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通过保温覆盖、制作专用保温运输车辆或配置加热设备以提高保温效果。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每小时的温度降低应控制在5至6℃以内,确保其在浇筑时的温度适宜。
(2)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前,需彻底清理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对于施工缝处,浇筑前应去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然后适当湿润冲洗。在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新的混凝土。使用热风机可有效去除模板及钢筋间的冰雪,确保施工条件合适。
3. 蓄热法养护。混凝土的蓄热法养护是通过加热原材料及水泥水化的热量,延缓混凝土的降温,确保其冷却到0℃之前达到要求的强度。
(1)蓄热法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初冬或春季室外日均气温在-1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15℃的场景。由于施工简便、冬季施工成本较低且易于保证质量,通常应优先考虑采用。蓄热法所用保温材料应具备低传热系数、价格低廉且易于获取的特点。
(2)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由于众多因素,在寒冷地区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完全避免其受冻并不现实。因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混凝土早期受冻而不影响其性能,只需确保在受冻前达到某一初始强度值。在恢复正常温度后,混凝土强度可进一步增长,经过28天的养护,往往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的95%以上。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3
在北方地区,冬季施工对于混凝土管道的安装尤为关键。在长期的施工实践和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5℃并且维持在该温度以上超过5天时,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以防止管道内的混凝土在早期受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也能够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并且效果不亚于其他季节。
1 冬季混凝土管道施工受冻问题分析
1.1 温度对管道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在搅拌和浇筑后,初期的硬化和强度提升主要依赖于水泥的水化过程。然而,水化反应的速度会受到环境温度的显著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的强度增长也随之加快;一旦温度降至0℃,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开始结冰,水化过程几乎会停止,强度无法再提升。随着温度的进一步下降,结冰的水会占据混凝土内部的空间,导致体积膨胀,进而产生的压力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初期强度,显著影响其性能。冰的形成也会削弱水泥与骨料、钢筋之间的粘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解冻后,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空洞和孔隙,从而降低其密实性和耐久性。
1.2 预防混凝土早期冻害的对策
由此可见,在冬季施工中,水的状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新浇灌的混凝土在冻结时,约80%的水会转化为冰,而液体水的比例不足20%,这时的水化反应几乎停滞。如果混凝土经过24小时的标准养护后再冻结,则只有60%的水变为冰;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50%时,即使温度降至-40℃,仍会有40%的水没有结冰,水化反应依然能够持续。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后有足够的养护期,对于防止早期冻害至关重要。若在受冻前仅有一小时的养护时间,强度损失可超过50%;而如果能够获得6小时的养护期,强度损失通常不会超过20%。
混凝土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的提升幅度各有不同。对于预养期较长,初期强度达到28%至35%的混凝土,即便受冻,后期强度也基本不受影响;而对于预养期较短,强度达到仅15%至17%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仅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5%至90%。
2 混凝土管道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
2.1 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在冬季混凝土管道施工中,需妥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的最佳养护周期;二是如何预防混凝土早期受冻;三是如何确保即便经历冻害的混凝土,其后期强度依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施工现场的气温变化、管道结构的位置和数量、工期要求、水泥类型、外加剂、保温材料性能及供热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措施。在具体实施中,在同一项目中可以采用多种措施来保证工期和质量,但最佳方案应兼顾短期工期、经济成本和质量保证。
2.2 目前条件下混凝土管道冬季施工的具体措施
2.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气温接近0℃时施工,应选择有较高硅酸三钙含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确保其细度达到4900/cm²,细目筛余量控制在15%以内。这类水泥具有较快的水化热反应,能有效提高早期强度。降低水灰比,尽量控制游离水的数量,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水化热量,通常在50kg/m³的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掺入早强剂和减水剂有助于提高早期强度,但必须经过实验确定掺量,通常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在混凝土中加入4%至6%的含气量,可以有效形成封闭的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2.2 采用蓄热法施工
这一方法适用于气温在-15℃以上、且施工结构较厚的现浇混凝土管道。通过对砂石和水进行加热,确保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储存足够的热量,从而促进水化放热,加速强度提升,并在混凝土降温至0℃之前保持其抗冻能力。使用蓄热法时,应尽量保持结构体积的厚度,减少外露面积,以降低通过表面散热造成的热量损失。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费用相对较低,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养护时间。
2.2.3 外加热法施工
适用于气温在-15℃以下的施工场合,通常通过加热周围空气或直接对构件进行加热,以维持混凝土所需的环境温度。常见的热源包括火炉、蒸汽、暖棚、电热器等。火炉加热较适合小型工地,方法简单,但室温可能较低且干燥;蒸汽加热则更易于控制温度,适合大型预制构件厂,但需特殊设备且费用较高;暖棚法通过搭建工棚,确保在棚内进行正常施工,费用也相对较高;电加热法则通过将钢筋作为电极,加热混凝土表面,控制相对容易,但耗电量较大。
2.2.4 防冻法施工
现今的防冻剂可以在-10℃及以下温度下使用,它们通过降低冰点使混凝土中的水仍然保持液态,从而保证水化反应持续进行,改善孔隙结构,提升强度。常用的防冻剂如亚硝酸钠,不仅能有效降低冰点,同时是很好的防锈剂,适合大小工地使用。
2.2.5 采用综合法施工
综合法是将多种保温和防冻措施结合使用,具体选择应根据管道的类型、施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当地的能源状况确定。常见的组合包括以蓄热为主辅以早期防冻的方案,以加热为主辅以防冻的方案,或者以防冻为主辅以蓄热的方案等。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4
一、施工概述
1、冬季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环境的特点及相关规定,确保各分项工程与整体项目的合理安排。
2、在冬季施工期间,必须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种,确保措施的全面性。
3、编制原则:一是确保工程质量;二是确保经济合理,尽量减少额外费用。
4、冬季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施工程序和方法;现场布局;设备、材料、能源和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与防火措施;温度监测及质量检查制度等。
二、施工前准备
1、工程概况:在制定冬季施工方案前,需全面了解工程的质量要求、施工安全及当地气候统计资料。
2、组织措施:在冬季施工之前,需组织专门人员制定施工方案,方案确定后,应包括冬季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如外加剂的使用、保温措施、锅炉与火炉管理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每位员工在开展工作前都掌握必要的知识,明确职责,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3、施工内容:冬季施工项目主要包括管道铺设、混凝土浇筑、墙面处理等。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在寒冷的冬季,对于液体及易冻材料,需合理储存,确保数量充足,尽量避免在低温下进货。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第二次搬运材料时需做好覆盖保护工作,并及时将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远离潮湿和寒冷的环境。
准备好用于封堵的材料,确保封堵工作到位,以防寒气入侵。
易燃易爆材料应存放在专门区域,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2、机械准备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室内装饰机械与工具一般不受影响,关键在于平时的妥善保管及定期检查电力设施。
3、现场准备
冬季施工中,室内温度至关重要,应每天早晚检查并记录温度,通常室内温度不应低于8度,不应低于5度。
4、技术措施
墙体:混凝土浇筑工程应遵循基本要求。
管道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保持室温稳定,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混凝土浇筑:本工程对温度要求较高,必须满足标准,避免冻坏。
墙面处理:施工时应确保门窗缝隙封闭,并指派专人负责湿度监测、排湿和通风等工作,以防成品受损。
四、管理措施
在各个施工区域,应安装温度计,记录每日温度变化。如温度低于标准,需采取临时封闭等措施。
五、保温措施
应关闭门窗,使用取暖器供暖,并控制人流量以保持室内温度。
六、施工环境控制
在冬季施工方案中,施工环境应保持恒温、恒湿,注意室内温度的变化。
七、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2、特殊材料需提前进行实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按要求实施。
3、在各项目工程前,应进行技术与质量交底,明确质量要求及操作注意事项。
4、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八、安全措施
1、施工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吸烟;
2、所有电源开关和控制箱需统一布置;
3、涂料要封闭存放,废料需及时清理出室内。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5
一、背景
为确保我公司在龙建集团二十分公司进行混凝土管道安装时冬季施工的质量,依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当大气温度连续五天内的平均气温低于5℃时,即开始冬季施工,至次年3月中旬,如果连续五天内的平均气温高于5℃,则结束冬季施工。基于我们冬季施工混凝土生产的特定情况和相关规程,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成立冬季施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准备工作:
1、选择冬施所需的各种原材料。
对砂、石、水泥的选材和储存,防冻剂的选择,以及冬季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确定,均由试验室负责。
2、冬季加热锅炉的检修和相关配套工作,外加剂设施的保温措施,室外管道及水箱的防冻处理,由生产经营部负责。
3、冬季储存砂、石料及其他相关设施物资的采购,材料部根据各部门的需求计划进行准备,由魏向东负责。
4、在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运输车的管理和防冻保温措施,由惠炳友负责。
四、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原材料要求:
1)水泥:在冬季施工期间,建议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8天强度应不低于42.5Mpa。我站在冬季施工期间继续使用稳定质量的北京琉璃河水泥厂生产的长城牌PO42.5水泥。
2)防冻剂:冬季施工前,试验室将选定一种无氯盐、无尿素、无污染的防冻剂,样品必须符合JC475-20xx防冻剂标准;生产时,将严格控制批量进货,确保混凝土符合冬季施工要求。试验室已开展多项防冻剂的配比试验,最终选择了北京丰盛建材厂生产的JH-10型复合防冻剂。
3)砂料:冬季施工前,需大量储存砂、石,十一月后进入的砂、石含水量应不高于3%,防止湿砂、石冻结成块,影响使用;不得有冰雪、冻块等杂质。此问题已由材料部解决。
4)搅拌用水:我站拥有专用锅炉,能够满足生产用热水的需求,温度控制为:
在大气温度为5℃至-5℃之间,拌合用水温度应不低于40℃;
在大气温度为-5℃至-10℃之间,拌合用水温度应不低于60℃;
在大气温度为-10℃至-15℃之间,拌合用水温度应不低于70℃;
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2、配合比设计及确定:
根据《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及《冬季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各种原材料的选择应按照市建委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满足规范关于用量及掺量的要求。进行系列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待标养28天强度测试结果出来后,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1)在冬季施工期间,需做好温度测量记录:
每天测量大气温度,记录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在6:00和15:00测量一次。
2)原材料和混凝土温度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每天需进行六次测量,即将要使用的砂、石、水和搅拌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实时监控混凝土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
当第一车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达到技术要求后,由质检员通知操作员进行批量生产,否则应及时调整水温。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5℃,施工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如施工现场有特殊要求,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在混凝土生产前,应使用热水或蒸汽对搅拌机进行冲洗,搅拌时间应为常温下的1.5倍,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充分均匀。
4)拌投料顺序为:应先加入砂、石和水,搅拌不少于5秒后再加入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搅拌不少于30秒,严禁直接将超过80℃的热水与水泥接触。
5)在铲运砂石料时,应密切关注砂石是否有冻块,若发现少量冻块,可用铲车拍碎后使用;若有大量冻块存在,则应铲运至其他地点处理后再使用,禁止将冻块砂石装入备料仓内。
6)施工现场应实施保温蓄热的冬季施工措施。如施工现场不具备保温蓄热条件的结构部位,应通过双方协商明确责任并采取措施。
7)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需暂停生产时,双方应及时交流信息,泵送作业时,应将泵内及管道内的混凝土排除干净,以防暂停后混凝土因受冻而影响后续施工。
五、运输及卸料
1、进入冬季施工后,我站对混凝土罐车加装保温套,接料前先用热水冲洗转动车罐数分钟后再倒净积水再灌装混凝土;我站距离龙建集团工地的运输距离为18公里,运输过程中我站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施工现场。
2、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控制卸料入模温度不低于国家标准的5℃;值班调度应做好车辆调配和协调工作,尽可能避免施工现场的拥堵,确保混凝土能及时浇筑。
3、罐车司机应在发货单上详细记录到达时间和浇筑完成时间,混凝土到达现场至开始浇筑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30分钟。
4、希望施工方能积极配合,安排专人尽快完成到达现场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免混凝土逗留时间过长,造成坍落度和温度的损失。
六、施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混凝土罐车和泵车必须及时清洗干净,将混凝土残余及体内余水排出,并将自备水箱内的水排空,以防冻坏。洗车应在指定地点进行,禁止随意洗刷和倾倒,以免造成场地结冰。
2、备料仓内不应储存隔夜的砂、石,以防冻块的形成影响后续生产。
3、生产结束后,应将外加剂和水管道及水箱中的残余水分完全排出。
七、施工注意事项
1、根据北京市的气候特点,冬季施工混凝土可采取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进行养护,并应做好气温骤降的保温准备。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污物,不得使用蒸汽融化冰雪,以免致使再度结冰。
3、混凝土到达现场应尽快入模,浇筑完毕后,应覆盖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并采取保温措施。不可使用潮湿的保温材料,并避免将保温材料直接覆盖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保持表面封闭,注意防风和失水。
4、做好混凝土入模和养护的温度测量工作,施工时应布置测温点,测定混凝土的温度。测温点的埋入深度应为10-15cm,或为板或墙厚度的1/2;在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前,每隔2小时测一次,以后每隔6小时测定,同时记录环境温度。测温仪表应与外界隔离,并在测温孔内留置不少于3分钟。
5、冬季施工中,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降温至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超过20℃时,拆模后应及时覆盖,以实现缓慢冷却。
6、在负温条件下,严禁浇水养护,混凝土的外露表面必须覆盖。
7、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禁止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8、若为大体积混凝土或有其他技术要求的冬季施工,需提前与搅拌站沟通并拟定施工方案,以保障冬季施工的质量。
9、按规定保存标养试块和同条件试块,并确保标养条件符合要求;同条件试块的养护条件应与施工部位的养护条件一致。
10、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双方应协商解决。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6
一、施工准备
1.加热水箱1个,毡布50块,燃煤8吨,木材5m³,温度计6支,测温记录表1本,蒸汽管道热源(5kg)一处,蒸汽胶管400米。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人员深入学习冬季施工的相关措施及要求。指定专人(试验员)进行温度测量,并准确记录室内外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
在配制混凝土时,加入FX-120防冻剂,以保持混凝土中水分在低温下液态,确保水化过程正常进行,使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持续硬化。
1.原材料要求
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525早强水泥,砂中不得有直径大于10cm的冰冻块,石子中不得含有冰块。拌合水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投料顺序为水-砂-石-水泥。
2.防冻剂的配置与应用
防冻剂的掺量需依据室外温度决定。现场设专人负责气温测量,并通过气象站了解天气情况。确定浇筑现场5至7天的最低温度,并按该温度正确添加防冻剂,以确保冬季施工顺利进行。
3.防冻剂掺量(掺量为水泥重量的百分比)
4.防冻剂混凝土的搅拌与振捣
(1)严格控制水灰比,从骨料带来的水分及防冻剂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搅拌前应使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3)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应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4)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温度应符合热工计算要求,若不符合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5)混凝土运输及振捣的总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5.散水养护
(1)在低温条件下养护时,禁止直接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
(2)混凝土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掺量的要求,若未达要求,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3)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当温度降至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以下时,其强度应不低于3.5N/mm。
(4)拆模后,若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超过15℃,应使用保温材料覆盖。
(5)养护温度监测需均匀设测温孔,并逐一编号,制作测温孔布置图。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表应与外界隔绝,至少保持3分钟(测温孔编号布置图附后)。
三、后台原料加热的热工计算
搅拌机棚温度应高于10℃,计算时取10℃为参考,最低温度设定为-10℃,水温为80℃,试配混凝土,C20配比为:1:2.1:4.92,水灰比0.5。
四、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检查
1.检查外加剂的掺量。
2.测量水和外加剂溶液及骨料加热温度及其加入搅拌时的温度。
3.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时和浇筑时的温度,每个工作班次至少测量检查四次。
4.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达3.5N/mm之前应每2小时测定一次,之后每6小时测定一次。
5.室外气温及周边环境温度每昼夜至少定时定点测量4次。
五、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对所有员工进行冬季安全培训,制定安全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禁止在工地随意点火取暖,防止火灾,宿舍门窗应保持通风以防煤气中毒。
2.定期检查搅拌棚的防风、防雪和保温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施工前严格检查各类设备,并进行试运行,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期间正常运转。
4.专职测温人员需做好测温记录和冬季施工记录,出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5.施工现场如遇积雪,必须将架子和马道上的雪清除干净,确保施工人员出入安全。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7
混凝土管道安装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冬季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寒冷的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性能有显著影响,制定有效的冬季施工方案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冬季施工对混凝土管道安装的影响
冬季各地的气候状况差异明显,但普遍特点是气温低、湿度高,且昼夜温差较大。这些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管道施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冬季施工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冬季施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出现夜间低于0℃的情况时,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会显著降低,这会直接妨碍混凝土的凝固和固化过程。
第二、温度的降低会使水泥的固化速率变慢,尤其在气温降至0℃以下时,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与耐久性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在低温环境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可能会结冰,造成水化所需的水分不足。而冰的体积膨胀(约为9%)将施加压力于混凝土中,从而导致结构损伤。
第四、结冰还会在钢筋和骨料表面形成冰层,从而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强度,进一步影响结构的整体质量。
二、提升冬季混凝土管道施工质量的对策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材料的选择、配比及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在研究冬季施工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仅影响施工效率,更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此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准备。各项施工技术措施应提前规划,确保每项关键技术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落实。
第二,材料与设备的选择。根据冬季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原材料与设备,并严格检验其质量与性能,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第三,人员培训。组建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团队,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以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相关技术标准。
2. 强化技术保障
为提高冬季混凝土施工效果,技术保障工作至关重要,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材料保障。确保水泥、砂石、外加剂等的质量符合标准,建议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及优质的碎石、砂,水则应选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
第二,搅拌技术控制。在低温条件下,适量添加早强剂,并注意搅拌过程中的材料清洁,确保搅拌均匀。
第三,浇筑工序的技术监控。在气温较高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配备温度监测设备,随时调整施工措施。
第四,拆模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拆模,同时控制拆模时混凝土与环境间的温差不超过10℃。
第五,养护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监控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湿润,以防止其干裂。
第六,始终关注养护温度,不得超过80℃,并确保内外部加热同步,以避免对混凝土的损伤。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为确保冬季施工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
第一,定期检查混凝土质量,包括施工环境及温度变化,及时修正施工中的问题。
第二,技术落实的检验。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与培训,对于不合规行为应予以纠正,以提升施工的规范化意识。
在冬季施工中,妥善应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管道安装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施工措施的研究和实施,以多种方式提高施工质量,为后续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8
一、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1.在冬季施工阶段,本工程需要进行混凝土管道的安装工作,所有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并通过泵送方式进行浇筑,确保施工效率。
2.为确保管道混凝土的强度,采用早强型抗冻剂掺入混凝土中,同时采取综合蓄热养护法,通过加热原材料及水泥水化热量,减少混凝土冷却速度,确保混凝土在-15℃及以上时达到4MPa的临界强度,-30℃以上时达到5MPa的临界强度。
3.采用成熟度法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进行计算,为养护及拆模提供依据。拆模前必须经过强度计算,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1.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以确保混凝土强度。
2.水灰比应控制在≤0.6,建议掺入高效减水剂TH,以降低水的用量,提高早期强度。
3.管道混凝土所用抗冻剂选用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JM-Ⅴ早强抗冻剂,该产品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对于需要防水的管道安装混凝土,应掺入JM系列冬施防水剂,以确保管道的防水性能。
5.上述外加剂的用量及配比在施工前需由实验室进行预先配置,搅拌时由专人进行严格控制,各项用量需确认无误。冬季施工前,防冻剂的资料需上报监理,并在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混凝土搅拌
1.所有混凝土搅拌工作由指定搅拌站负责,本工程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最低温度应≥5℃。采用加热水的方法,确保水温在50-60℃之间。粗骨料和砂不加热,但要采取覆盖措施,并在料仓口设置加热设施,确保出机温度超过10℃,以便入模温度符合规定。
2.混凝土搅拌需遵循以下要求:
(1)骨料需保持清洁,含有冰雪等物质的应用蒸汽化开。
(2)严格控制水灰比,所有由骨料和外加剂带入的水分需从拌合水中扣除。
(3)当气温低于-15℃时,暂停混凝土搅拌工作。
(4)当气温低于0℃时,应对骨料进行岩棉被覆盖,以确保其温度。
(5)搅拌站的技术负责人需记录每日的大气温度及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并存档于技术部资料中。
四、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若间歇性使用的罐车内混凝土需清洗干净。在冬季施工期间,罐车应使用专用保温被进行覆盖,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热量的散失。
五、混凝土浇筑
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彻底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污垢,确保其表面干净。
2.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与常温施工相同,但需为泵管和混凝土泵采取保温措施,泵管使用阻燃草帘被包裹,混凝土泵需搭设保温棚,以降低热量损失。
3.混凝土罐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必须迅速进行浇筑,确保在0.5小时内完成浇筑工作。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9
一、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问题概述
在冬季,混凝土管道的安装施工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浇筑和固化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气温降低,混凝土容易出现冻害,导致强度下降、裂缝及其他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管道的施工,在冬季应采取合理的方案与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混凝土结块: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可能结冰,导致混凝土结块,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2.混凝土强度降低:由于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减缓,强度增长受阻,从而造成管道的承载能力下降。
3.裂缝产生:混凝土的温度变动可能引发收缩裂缝,影响管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水分蒸发:在冬季施工环境中,水分的快速蒸发也会导致混凝土干缩,进而影响其密实性和强度。
二、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
在冬季进行混凝土管道的安装施工,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温度控制
为了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冻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保温材料对管道进行包裹,保持温度不低于0℃;在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以提高其抗冻性能。
(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在冬季施工中,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特别是控制水灰比,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建议采用高效减水剂,以降低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三)采取保温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初期养护阶段不被冷空气影响。可以使用覆盖物、保温箱等方式进行保温。对于大型管道,可考虑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加热设施,以提高环境温度。
(四)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在冬季,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非常重要,应尽量避免在低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建议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施工,以降低冻害风险。
(五)定期检查混凝土状态
在施工完成后,需定期对混凝土的状态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出现冻害、裂缝等问题。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管道的使用性能。
通过以上方案与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应对冬季施工中的挑战,确保混凝土管道安装的质量,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的基础。
混凝土管道安装冬季施工措施方案 10
随着冬季的来临,混凝土管道的安装施工也即将进入冬季施工阶段。由于冬季施工环境条件的限制,施工要求和措施也会因此有所不同。根据气候变化,冬季施工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一般是: 当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时,该五天的第一天即为进入冬季施工的起始日;当气温回暖,并且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维持在5℃以上时,则该五天的最后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结束日。(日平均气温是根据每天的2时、8时、14时和20时四次的室外气温监测结果计算得出的,这一测量是在地面上方1.5米的高度,并远离热源进行的。)
一、冬季施工特点:
1、冬季施工环境严酷,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特别是混凝土管道的施工。此时,质量事故的发生频率较高。
2、冬季施工问题或事故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工程在冬季施工时,问题通常在春季才会显现,处理起来会相对困难,轻微的需要修复,严重的则需返工,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影响其使用寿命。
3、冬季施工需要更加细致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由于准备时间短和技术要求复杂,一旦准备工作跟不上,往往会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冬季施工规定:
混凝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或者最低气温降至0℃或以下时,混凝土施工将进入冬季施工阶段。在此种情况下,需制定冬季施工措施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并可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冬季施工费用补助。该方案应包含冬季施工的特殊要求和措施,并遵循原有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三、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1、组织措施
本项目部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组员包括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具体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及组长负责整体组织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及施工交底,确保人员熟悉冬季施工流程;
现场负责人员要落实冬季施工措施并做好准备工作;
物资采购与管理部门需确保冬季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的及时到位;
安全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施工用电、防火等安全措施到位。
2、冬季施工设备、工具及材料准备:
①、搭建供暖锅炉房,做好管道布局,并进行锅炉试火试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②、临时供水管道需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准备必要的加热设备,用于在气温骤降时保护混凝土的浇筑;
③、准备覆盖用的塑料薄膜、彩条布等材料,用于混凝土浇筑后保护表面,防止低温造成的损坏;
④、配备必要的清扫工具,以便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积雪;
⑤、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进行预先试验,确保其符合冬季施工的特定需求;
⑥、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暖设施和装备,确保在施工期间的安全与舒适;
⑦、为现场办公室和生活区配备足够的取暖设备,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⑧、提供抗风雪保护用的材料,以确保施工现场的稳定性。
3、冬季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我们的方案编制要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确保所需热源和材料的可靠供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同时确保工期的缩短。建议采用综合蓄热法和暖棚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受冻,并能尽快达到允许的抗冻临界强度。
四、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对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应优先选用性能优越的硅酸盐水泥,确保其水泥标号不低于52.5,并注意掺合材料的影响;
(2)、骨料应保持清洁,不得含有冰雪或其他冻结物,避免冻结后产生的膨胀裂缝;
(3)、合理选用外加剂,避免使用高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钢筋锈蚀。
2、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1)、在冬季,混凝土的搅拌应合理安排投料顺序,确保其良好的和易性;
(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采取保温措施,以避免热量损失;
(3)、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及钢筋表面,防止产生的冰雪影响施工。
3、混凝土浇筑:
(1)、安排专人负责防雨防雪的工作,及时处理施工缝的温度问题;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避免冷缝的产生;
(3)、浇筑后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4、质量保证措施:
(1)、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质量控制点;
(2)、做好交底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关键流程;
(3)、保持与业主、监理单位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4)、专人负责混凝土的保温养护,确保在低温环境下的质量;
五、安全与防火:
1、施工道路需定期清理,保证无积水、积雪;
2、加强火源管理,防止煤气中毒和火灾的发生;
3、确保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