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过“好书伴我行”活动,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活动目标包括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倡导“我读书,我快乐”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文化底蕴。活动措施包括建立阅读组织、营造浓厚氛围、明确阅读要求,并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好书推荐》、同读一本书、名著画相等。学校将评估活动成效,通过评比“读书明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方式给予奖励。活动分为三阶段:发动与准备、重点实施、总结与评估,以确保阅读文化的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
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目标
1. 创建“书声琅琅,书香四溢”的良好环境,使阅读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和生活中的乐趣。
2. 积极倡导“我读书,我快乐”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多读书、读好书、享受阅读,提高读写能力,丰富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 通过丰富的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和家长积极参与,营造全校共同阅读的良好氛围,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的建设。
三、活动措施
1. 建立组织框架。
学校设立阅读组织,班级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要担任主要责任。
2. 营造浓厚氛围。
3. 确保活动落实。
(2) 明确阅读要求。
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与阅读活动结合,做到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进行定期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一次。
(4) 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① 各中队的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撰写《好书推荐》,将自己看过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家,吸引更多同学参与阅读。根据年级的差异,内容可以是一句、一段或者完整的文字,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选出优质作品。
② 对于入选作品的作者,在学校大会上进行表彰,并于每周一在学校黑板报上公布。
③ 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选出优秀作品,根据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奖励表现突出的同学。
④ 举办“我为名著画张相”活动,各班从《伊索寓言》中选择作品进行创作,定期举办表演活动。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台、校园宣传栏推介林格伦的《淘气包埃米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设好书推荐、读书心得、解读名著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 评估与反馈。
进行“读书明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四、时间安排
“好书伴我行”活动由三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发动与准备阶段。(二月)
主要任务是:制定并公开活动方案,利用各种机会和平台向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工作。
第二阶段:重点实施阶段。(三月—五月)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与评估阶段。(六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