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方案(精选5篇)

711小时前

小学兴趣班舞蹈课程教学计划旨在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舞蹈技能与艺术素养。课程目标包括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熟知舞蹈动作及名称,并培养友好互动与合作精神。教学内容涵盖基本站姿、舞蹈规则及一系列舞蹈组合的学习,如“银波绿舟”和“我的朋友在哪里”。每周的课程设计通过复习与新授相结合,逐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确保他们能够在音乐伴奏下自如表演。课程还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与舞蹈创作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索和表达自我。通过这些系统的训练,学生将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能够参与集体表演,并在汇报演出中展示学习成果。

小学兴趣班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第1篇

总体目标:

1、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节奏感。

2、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够在音乐伴奏下,自如地进行舞蹈动作,并能够熟知其名称。

4、培养学生之间友好互动、合作与竞争的精神。

5、掌握3-4个完整的儿童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基本站姿和队形。

2、讲解舞蹈的基本规则。(时间和道具的使用)

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一)

第二周:

1、复习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授点头、肩部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进行点头、耸肩等基本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二)

第三周:

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动作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三)

第四周:

1、复习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和旁压腿的动作。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一)

第五周:

1、新授前踢腿和旁踢腿的基本动作。

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二)

第六周:

1、复习前踢腿和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进行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的练习。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三)

第七周:

1、复习所有已学习的内容。

2、练习压胯的动作,能够根据音乐协调完成。

3、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和“银波绿舟”。

第八周:

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基本组合动作。

2、随音乐进行腰部组合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一)

第九周:

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的组合。

3、舞蹈组合:“七色花”(二)

第十周:

1、复习之前学习的所有内容。

2、新授步位的基本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三)

第十一周:

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向的蹦跳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

第十二周:

1、复习从手位到步伐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协调表演。

2、针对每个组合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辅导。

3、舞蹈组合:“剪羊毛”(一)

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和“银波绿舟”。

3、舞蹈组合:“剪羊毛”(二)

第十四周:

1、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为汇报演出做好准备。

第十五周:

1、进行汇报演出,并发放评价表。

2、邀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小学兴趣班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总体目标

1、通过一周一次的舞蹈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舞蹈动作,提升他们的舞蹈素养和整体艺术素质。

2、本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以及考级所需的部分组合。

二、教学内容

随着冬季的到来,学生在舞蹈课开始时,需先进行身体预热,比如高抬腿、跳跃等活动。

1、基本功训练;

对初级学生来说,重点是让他们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在基本功训练中,可以让他们进行跪地扶腰、横叉等练习。

四级学生在基本功训练时,要更加注重形体的训练,尤其是在横叉和竖叉的基础上,需强化腰部的训练,包括下腰、放手控腰和甩腰抓脚,这些都是重要的内容。对于反应快、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度引入五级的知识。

五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也会更丰富,本学期应重点开展前卷腰和后卷腰的训练,同时需关注学生在训练中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2、考级内容

一级内容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1小浪花、3勾绷脚

四级内容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五级内容

(北舞)1双手位、3勾绷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需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习完两个组合之后,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一个组合,先练习该组合的基本动作,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需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习完两个组合后,适时引入北舞的下一个组合,建议先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小学兴趣班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第3篇

舞蹈兴趣小组旨在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舞蹈技能,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同时为将来舞蹈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给热爱舞蹈的同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本学期舞蹈小组的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对象:

面向各年级中对舞蹈有浓厚兴趣,并具备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

二、活动目的:

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舞蹈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加深对舞蹈基本知识的了解,同时提升欣赏水平与创造力。

三、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的学生需按时到场并提交作品,同时保持活动场所的整洁。

2、每周四下午第六节课进行活动,小组成员需及时抵达舞蹈教室。

3、舞蹈小组成员应自觉遵守纪律,避免在活动室内大声喧哗,不要做与舞蹈学习无关的事情。

4、每次老师布置的舞蹈练习,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活动室内的设施与器材。

四、活动内容:

1、本学期主要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技巧和编舞方法,了解舞蹈的基本风格及形式。

2、以现代舞和民间舞的学习为主,结合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

3、给予学生创作和展示自己舞蹈作品的机会和空间。

4、欣赏经典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五、采取的措施:

1、舞蹈教师应认真负责,将此活动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小组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做好组织工作: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挑选各班有一定舞蹈基础和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训练,在小组内选出能力出众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带头作用。

3、制定必要的制度,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舞蹈学习,并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小学兴趣班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第4篇

一、活动计划中指导思想: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舞蹈教育,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与欣赏,通过舞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韵律感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活动内容将围绕儿童生活和情感展开,引导孩子们通过身体语言表达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目标要求:

1、积极参与舞蹈兴趣小组活动,体验舞蹈带来的乐趣,对舞蹈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养成定期练习的习惯。

2、了解舞蹈基本姿势、步伐和动作,掌握与舞蹈相关的基本技巧,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学习不同舞蹈风格(如现代舞、民族舞、古典舞等),并尝试将这些风格融入到个人的舞蹈表演中。

4、培养对舞蹈音乐的节奏感和识别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在音乐中自由舞动。

三、活动组织要点:

1、重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是激励学生感受舞蹈的美,表现舞蹈的魅力。

2、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索舞蹈,发现个人的舞蹈风格。

3、关注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即兴创作展示自己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4、注重学生舞蹈兴趣的提升,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活动内容:

基本舞蹈动作 编舞练习 舞蹈表演

小学兴趣班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第5篇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小学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属于探索性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参与舞蹈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舞蹈技能,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任务:

学生在本课程中,将学习到舞蹈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能够以快乐和优雅的姿态进行表演,同时在团体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

二、具体教学目标

一~三年级:

1.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跳舞时能够与音乐保持良好的结合。

3. 对舞蹈和相关动态感兴趣,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4. 初步理解舞蹈的表现力,认识到舞蹈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5. 在舞蹈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协作。

6. 欣赏舞蹈,能根据舞蹈风格做出适当的身体反应。

四年级:

1. 动作精准,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协调运用。

2. 表演时能够真实情感投入,掌握不同舞蹈风格的表现。

3. 愿意通过舞蹈传达自身情感。

4. 在集体表演中能够保持默契和整齐的队形。

(1) 注意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形体语言,提升气质。

(2) 欣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其文化背景。

五、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学习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并具备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理解舞蹈的概念与种类,掌握中国舞蹈发展的基础知识。

2、了解舞台的基本概念、空间布局,熟悉常用的舞蹈术语,能够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的基本手位和脚位,理解手形与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和腰部训练,以及走、跑、跳的基本训练和舞步组合。

三、教学进度

小松鼠(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教学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表演,提升动作表现

小足球组合(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的学习

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的学习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的学习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的学习,第十七周欣赏课《春暖花开》。

第十八周表演课,进行综合练习。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方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