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教学安排(精选2篇)

902个月前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涉及小数与分数运算、简单方程、图形观察与面积计算、统计与概率及数学应用等核心内容。教材强调在数与代数方面,加强小数乘法、除法和简单方程的理解与应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学生通过探索物体特征与图形关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掌握。统计与概率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众数,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教材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合作与实践,培养数学意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包括熟练掌握运算、理解等式性质、空间观念的提升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整体计划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篇

本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单方程、物体观察、多边形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及综合应用等。

(一) 在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特别强调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以及简单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以及小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旨在继续增强学生对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单方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性质、解决简单方程,以及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以此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并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设计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探索和体验,学生将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图形的转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之间的联系,并渗透平移、旋转等数学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空间意识。

(三)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可能性和中位数知识。通过实验与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掌握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并在平均数的基础上学习中位数的概念。

(四) 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小数乘法与除法两个单元,教授如何运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学习内容,通过观察、推测、实验和推理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兴趣,以及对数学美的感知。

(五) 本册教材还设计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索,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探索乐趣及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单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核心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重点在于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方程及等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数量关系,以及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基础上,熟练进行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的笔算与简算。

2、让学生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常见数量关系,初步掌握方程的含义,并能够解简单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及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进行面积计算。

4、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及其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概念,并能够求出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够计算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并对简单事件的发生可能性进行预测,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意识,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10、养成做好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鼓励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活动,提升空间意识。

3、进行个别辅导,以提升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

4、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疑难,发展个性特长。

5、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体验与理解数学。

6、鼓励合作探究,丰富学习延伸。

7、对特殊群体给予更多关心与支持,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 (11课时)

3、 观察物体 (3课时)

4、 简单方程 (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单方程 (12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5、多边形面积 (9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 (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 (3课时)

8、 总复习 (4课时)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篇

一、教学内容

本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涵盖了以下内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简单方程、图形观察、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数据统计与概率、数学探索及综合运用等。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简单方程、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数据统计与概率等是本册教材的核心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设置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简单方程。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在生活和课程学习中都有重要应用,是五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部分内容是在之前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简单方程是小学阶段教授代数初步知识的重要单元,本单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求解简单方程以及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观察和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真实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从不同视角辨认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据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将帮助学生理解与可能性和众数相关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学生将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学习评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掌握平均数的基础上,学习众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统计数据的不同性质和适用范围,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在数学应用问题解决方面,教材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单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通过数学探索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推测和实验等活动,培养数字编码的基本思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便利,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让他们在探究数学问题中发现美。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享受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方法。

2.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并使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能够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相关问题。

3.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4. 辨认不同视角下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 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并能够计算数据的众数。

6.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够计算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7.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培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敏感性,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0.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清晰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 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加强教学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与概率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5. 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如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1. 分数乘法(8课时)机动(1课时)

2. 分数除法(13课时)机动(2课时)

3. 图形观察(3课时)机动(2课时)

4. 简单方程(18课时)机动(2课时)

5. 图形的周长与面积(12课时)机动(2课时)

6. 数据统计与概率(5课时)机动(1课时)

7. 数学探索(3课时)机动(1课时)

8. 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教学安排(精选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