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机构推出“衣有年轮”低碳穿搭调研成果

411个月前

《“衣年轮”低碳着装调研报告》由环保组织发布,旨在提高公众对服装碳排放问题的关注。报告基于2294名公众的调查,揭示了衣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数据显示,涤纶裤在其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自身重量的117倍,而天然纤维如棉和麻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频繁购买新衣物带来的隐患未被广泛认识,因此报告提出“低碳着装”的建议,包括减少购衣、选择环保材料(如大麻、竹纤维)、手洗衣物以减少碳排放等。通过这些措施,公众可有效降低个人及整体的碳足迹,推动环保意识的提升。

环保组织发布“衣年轮”低碳着装调研报告

近期,环保组织发布了《“衣年轮”低碳着装调研报告》,旨在引起公众对服装碳排放问题的重视。该报告依据对全国多个城市的调查,涵盖了2294名公众的穿着习惯,强调了衣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近日,气温骤降,上海市民仿佛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夏秋冬三个季节的变迁。许多女性在商场和网店间奔走,急于为自己的衣橱添置新装。然而,许多人却未曾意识到,从材料生产到衣物制作、运输再到穿着及最终废弃,整个过程都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给环境带来影响。据统计,一条普通的涤纶裤子在其生命周期内将产生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117倍。环保组织通过发布《“衣年轮”低碳着装调研报告》,呼吁大家关注并降低服装的碳排放。

频繁更新衣橱并非环保之举

白领女性洪小姐一向追求“乐活”生活方式,日常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置家电时也注重能效等级。然而,她也承认自己是个爱购物的女孩。每当商场推出打折活动,她总会和朋友们一同前往“扫货”。现如今,网络购物异常方便,几乎每隔一到两周,洪小姐就会增添一两件新衣,这让她的衣柜显得越发紧张。

尽管洪小姐对环保有一定的意识,但她并未察觉到频繁购买新衣的隐患。每一件衣物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实际上都在增加碳排放。环保组织在《“衣年轮”低碳着装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衣年轮”的概念,以量化每件衣物在使用年限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排放量。

天然面料的环保优势

通过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如果一条400克的涤纶裤子在中国台湾产原料,印度尼西亚制作,最后运送至英国,在其两年的使用中,假设其在50℃温水中洗涤92次,并使用烘干机和熨斗,则整件裤子在生命周期中大约消耗200千瓦时的能量,最终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这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相比之下,棉和麻等天然纤维的面料要环保得多。这些材料并非由石油等化学原料合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和污染相对较少。根据剑桥大学的研究,一件250克的纯棉T恤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大约会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仅为其自身重量的28倍,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其对环境的其他影响。

“低碳着装”的几点建议

研究显示,平均每减少一件衣物的购买,便可以节约相当于约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选购布料时,优先考虑大麻纤维制作的面料,其生态影响比棉布少50%;竹纤维和亚麻也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资源和农药。

在选购衣物时,尽量避免抗皱、免烫及防水功能,这些功能多是通过化学处理实现的,同时也应选择颜色较为简单的服装,如白色或浅色的衣物,这些常常使用较少的化学添加剂,更加环保且对人体健康无害。

在日常使用中,减少洗涤次数,多选择手洗,从而降低洗衣机的使用频率。研究表明,每一次手洗都能减少0.26千克的碳排放;如果全国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全年可减排55万吨的碳排。使用低温洗涤、选择自然晾干而非烘干、减少熨烫等方式,都是更为环保的选择。

《环保机构推出“衣有年轮”低碳穿搭调研成果》.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