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秋节庆祝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5篇)

58小时前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增强对家庭和祖国的热爱。活动包括中秋节故事分享、月饼制作、诗词朗诵、手工制作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亲子互动和班级交流,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活动最终以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创意作品为结尾,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纽带。通过这个节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并利用这个机会与家人共享团聚的快乐。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增强对家人之间情感的理解与珍惜。

教师将围绕“别具一格的中秋节”主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书店、计算机室、教师办公室和社区,广泛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学生能够寻求答案,深入思考,从而培养研究者的思维方式。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亦即农历八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

教室、家庭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 中秋节的习俗与来源

1、了解中秋节的具体日期,熟悉相关习俗及历史来源。

2、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增进对历史人物如屈原的敬仰。

活动二 月饼制作

1、品尝月饼的美味,感受其中的甜蜜。

2、体验制作过程中的劳动乐趣及分享的快乐。

活动三 网上阅读

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及诗歌,并记录下感兴趣的内容。

活动四 小组协作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与收获,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与研究,学生能掌握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并设计各自的中秋节活动方案,借助语言或其他形式如手抄报进行展示。鼓励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及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办“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体会,同时教师将引导并支持学生继续探索其他研究兴趣。期待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2

一、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夕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统及庆祝方式。

2、通过探索家乡的中秋习俗,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体验家庭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3、通过对节日的学习,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比较与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各自负责收集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和相关资料。

 四、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筹备

1、搜集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中秋诗词以及相关传说和故事。

2、访谈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家乡的中秋传统。

第二阶段:班会形式开展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分享感悟

第一主题:中秋节的故事

1、中秋节的起源。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佳作与诗句的分享。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创意独特的月饼图案。

2、组织月饼品尝会。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来临,大家有什么想法?聊聊你们今年的庆祝计划。

2、同学们相互交流经验。

 五、小结

感恩的心情需要常存,不必等到中秋才唤醒久违的热情。感恩也需宽容,包容生活中的不快,吸收真情实感。做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抛弃偏见“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是有情感的生物,而缺少情感的人是不完整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真情是亘古不变的呼唤。愿每位同学都能心怀感激,珍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愿懂得感恩的人都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3

 一、活动目的:

借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的文化魅力,感受节日里浓厚的思乡情和团圆祝福。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

 二、活动主题: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三、活动时间:

9月14日下午2:004:00

 四、活动内容

1. “中秋节的故事”班会

学生们提前收集中秋节的起源、习俗、美食等相关知识,通过班会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大家共同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 赏月与月饼谈心

在中秋之夜,和家人一起赏月、品尝月饼,三代人可以交流各自小时候的月饼故事,包括口味、品牌和记忆中的奇妙时光。

3. 亲子月饼DIY(一年级)

邀请家长到校园,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月饼。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月饼的美味与制作的乐趣,加深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负责人:一年级班主任)

4. 中秋祝福传递(二年级)

学生们利用精美的祝福卡,向老师、同学以及家人送上中秋祝福。在赠送祝福的被祝福的人在卡片上签名,看看谁送出的祝福最多,这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活动负责人:二年级班主任)

5. 灯谜猜猜乐(三、四年级)

根据老师提供的谜语,学生们设计精彩的谜语卡,将其挂在灯笼上。全校师生可以参与猜灯谜活动,从而在娱乐中深入了解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活动负责人:三、四年级班主任)

6. 制作创意灯笼(五、六年级)

同学们将在各种彩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剪裁并粘贴到灯笼上,创作出心中理想的灯笼,并将它们挂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这项活动既能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4

 一、活动目标

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小学中秋节庆祝活动”之中,突出思想教育内涵,积极倡导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展示中秋节的团圆与和谐文化魅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友爱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日

 三、活动内容

1、组织一次中秋主题绘画大赛

以“团圆、和谐”为主题,深度发掘中秋文化内涵,开展一次学生绘画比赛。

要求:

(1) 绘画形式为学生画;纸张统一为A4纸竖版;

(2) 作品主题鲜明、构思独特,表现方式自由,画面应保持整洁;

(3) 每班需于9月9日上交10幅参赛作品。

2、记录我们的中秋节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中秋节的传统民俗活动,如社区文艺表演、猜灯谜、赏月等。

要求:9月9日每班上交2篇活动日志及2张活动照片电子版。

3、举行一次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举办一场经典诗词朗诵会,精选与中秋节相关的优秀作品进行比赛。

要求:

(1) 每班需经过初选,确定2名同学进行朗诵;

(2) 朗诵需富有感情,建议准备合适的PPT;

4、开展一次线上祝福活动

在中秋节期间,鼓励学生通过QQ、邮箱、手机等方式向身处异地的亲戚、同学、朋友传递节日的祝福,在思念亲人、共庆团圆的氛围中,增强家庭和谐的情感纽带。

要求:9月9日每班需上交3份祝福截图。

各班级应将中秋节主题活动视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精心策划、周密组织,营造“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5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中华文化中的节日意义,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节日文化观念,并推动节日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2、通过讲解中秋节的起源,了解国内各地中秋节的习俗与传统。

3、增强学生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让节日为我们带来欢愉与幸福,帮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主题:

月圆人团圆,祝大家中秋快乐

 三、活动过程:

介绍中秋节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以及与月饼相关的朱元璋起义故事。分享中秋节的习俗、祝福语,并诵读相关古诗。

 四、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日

 五、活动内容:(展示课件)

 一、引入:

师:中秋节,也被称作月夕、追月节等,是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活动都围绕“月”这个主题展开。

中秋节,亦称团圆节,与清明节、端午节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的节日文化。

 二、活动:

1、讲述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2、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3、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的故事。

4、中秋节的习俗:品尝月饼、赏月、舞火龙、点花灯等。

5、中秋节的祝福语:

①明月清风,送上祝福;举杯对月,愿人常团圆;皓月高悬,情意绵延;人有缘分,缘来月圆!

②年年皆圆满,月月事顺心,日日喜悦,时时欢笑,刻刻满怀朝气,月圆人团圆,家兴业顺!

③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虽不能常团圆,但愿人长久,共享美好时光!

6、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①《静夜思》李白

②《水调歌头》苏轼

③《十五夜望月》王建

④《中秋》李朴

⑤《望月怀远》张九龄

⑥《嫦娥》李商隐

⑦《古朗月行》李白

⑧《月下独酌》李白…

 六、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自信,勇立时代潮头。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6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合肥市杏林小学结合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月圆人团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重要节日之一,以“月圆人团圆”为主线,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体会思乡之情与团圆祝福。活动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并激发民族自豪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月圆人团圆——中秋节主题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0日至9月13日

 四、活动内容:

1、月圆人团圆“话”中秋主题班会

鼓励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历史、习俗以及传统美食等资料,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展示,加深对中秋文化的了解。

2、月圆人团圆“画”中秋创意绘画大赛

活动参与对象:全校学生

评委小组:杏林小学评审组

组长:唐玥

副组长:李晓玲、刘佩林

组员:全体美术教师

3、比赛具体内容及要求:

1)各班级将为1至6年级的学生准备10个圆形挂盘进行主题绘画设计,班级内部评选后,遴选出五名优秀作品参加校园评比,所有作品需于9月20日前统一上交到大队部。

2)比赛分为一至三年级组和四至六年级组,每组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

3)参赛作品必须使用圆形挂盘进行创作,绘画内容需围绕中秋节主题,所有作品的背面需注明参赛者的姓名、班级、作品名称,以便于评比记录。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7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象征着团圆与和谐。这个节日不仅是走亲访友的时刻,更是增进情感、传承文化的良机。为深入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德育处与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情深”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共读——主题阅读

1. 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诗歌及书籍,各班开展晨读活动。

2. 举办一次中秋班队会,诵读经典诗词,在分享月饼的过程中,感受团圆的喜悦与同学间的友谊。

第二阶段:佳节共忆——交流展示

1. 组织学生整理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及趣事,布置教室并制作黑板报,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与活动照片。

2. 各班设立“情感寄语”墙,鼓励学生把对同学、亲人和老师的感恩之情写下并贴上。

第三阶段:佳节共赏——实践活动

1. 开展“亲子月饼DIY”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手工贺卡,帮助家长做一些小家务,和家人一起享受月饼与明月带来的团圆。

2. 开展“感恩探访”活动,鼓励学生在中秋节期间,亲自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共享月饼,共赏明月,展现出小学生应有的礼仪和习惯。

3. 为了倡导环保,学校将举行“月饼盒回收”活动,欢迎学生在中秋节后(9月10日)将家中的月饼盒带到学校回收。

第四阶段:佳节共谈——交流汇报

1. 回顾自己的读书、交流与赏月经历,分享与亲友的感悟,感受生活的美好,并期待祖国未来更加繁荣强大。

2. 一至三年级各班交上绘画作品2幅;四至六年级各班提供征文2篇(上传至FTP少先队文件夹)。所有作品须在9月18日前上交至少先队大队部,届时将进行评比与展览。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8

 一、活动组织委员会

1、负责单位:班级学生会

2、成员构成:班级各个职能小组成员

 二、活动时间:

x月x日至x月x日

 三、活动宗旨

借助中秋节这一传统佳节,让学生们共同体验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四、活动主题:

欢度中秋,传承文化!

 五、活动口号:

 六、场地布置:

(一)场外装饰:

教学楼入口张贴对联:中秋月圆人团圆,国庆花好景常在,横幅:欢庆佳节;

(二)场内装饰:

1、在一、二、三、四楼电梯出入口悬挂宣传指示牌。

2、在各楼层的主通道和电梯口悬挂应景的宫灯。

3、主通道上悬挂中秋节的装饰旗帜(各一面),共计1000面。

4、在大厅中央悬挂一个大型(2.5米宽)的灯笼(用KT板制作),下方悬挂字样“中秋快乐”,并加以其他装饰。

 七、宣传策略:

1、在校内宣传栏发布活动通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2、利用校内广播进行活动宣传;

 八、活动安排:

活动一、猜灯谜赢取精美奖品

活动二、班级之间的联谊活动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9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中秋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对于团圆与思乡的情感,并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团圆月饼共赏中秋

 三、活动时间:

9月4日~9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1、各班级围绕“团圆月饼共赏中秋”主题开展班会。内容要突出主题,形式多样,传承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如诗歌朗诵会、中秋民俗故事分享、感恩祝福活动等……)班会需准备教案,并报送至学校德育处备案。

2、以“迎中秋”为主题创作第一期黑板报,并拍照留存。

3、为了适应本班学生的特点,将开展第二届班级环境布置评比活动,各班可根据自身特色自行布置,评比时间定于9月25日至9月30日。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0

 一. 活动目的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感受浓厚的思乡情和团圆的美好愿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 活动主题

同庆中秋佳节,共筑美好家园

 三. 活动时间

9月18日——9月21日

 四. 活动内容

1. 创意环保活动:月饼的包装常常造成资源浪费,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呼吁学生们利用月饼盒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并用这些作品装饰教室,展现环保理念。

2. 情感抒发征文: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围绕中秋团圆的主题,和亲友或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体味当今生活的幸福,同时表达对祖国未来繁荣富强的美好期望。

 五. 活动评价

1. 创意环保作品将在班级进行展示,每班推荐大约十件优秀作品参与校级评比。(德育处)

2. 征文活动每班将推选五篇优秀作品参与学校的优秀征文评比。(教务处)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1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感受这个佳节带来的思乡情怀与团圆祝福,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国学素养,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

9月x日--9月x日

 三、活动内容

1.中秋节的知识分享。

组织学生搜集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美食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与展示,旨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秋节文化。

2.赏月品饼话团圆。

中秋之夜,邀请家人共同赏月、品尝月饼,让三代人就各自童年时代的月饼进行品味与比较,讨论它们的口味、价格与包装等方面的变化。

3.手工卡片传祝福。(一年级)

在中秋节期间,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祝福卡片,写上真挚的祝福语,送给最亲近的人,以表达感恩之情。

4.故事与诗词的分享。(二、三年级)

鼓励学生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诗歌和书籍,制作一份关于中秋节的小报(A4纸),以此来深入理解中秋的文化内涵。

5.环保意识的培养。(四、五、六年级)

由于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倡导学生们巧妙利用废弃的月饼盒,开展环保创意制作,发挥创意,做出实用的小物件。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2

为更好地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青桥学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并进行节日小报的评比。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丰富中小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进一步落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活动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三、活动组织团队

组长:王洪

副组长:杜秋萍

成员:颜玫、戴梅珍、胡世薇、万文华、方实、杨扬及各班班主任

 四、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围绕中秋节这一主题,展现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食品以及其蕴含的教育意义。

作品应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富有创意,报头设计新颖且切合主题。

2、形式要求。

可以手抄报或电子报(需打印成纸质)。

小学低年级以绘画为主,高年级则以文字为主,中学生更多展示个人感悟和创意。鼓励利用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新媒体形式创作各具特色的“电子节日小报”。

 五、作品提交数量、规格及截止时间

1、提交数量:各班级在内部选拔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上报学校。

每个班级提交优秀作品2幅;学校将评选出小学和初中各1幅作品报送至教体局。

2、提交要求:每件作品尺寸为4开,单面创作,背面左下角需以正楷字体标明:学校、作者姓名(限1人)、组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限1人)。

3、截止时间:20xx年x月x日。

 六、评选与表彰。

1、将分小学组和初中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2、指导获一等奖的学生的老师将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3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了解中华文化、促进家庭团聚的良机。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感受中秋节的乐趣和传统。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童心向月,团圆中秋”,老师将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走进图书馆、计算机房、老师的办公室以及社区,进行广泛的阅读与交流。通过调研、分析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当日,即农历八月十五。

三、活动场所:

学校教室及学生家庭。

四、内容: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与历史背景:

1. 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及其历史渊源。

2.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屈原文化的崇高精神。

3. 分享劳动的乐趣,通过开展关于中秋节的线上阅读活动,加强对节日相关知识的积累。

4. 组织合作交流活动: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讨论,分享收获与经验,共同享受中秋节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设计他们理想中的中秋节庆祝活动,可以通过语言、图画或其他创意方式展示。并通过诵读中秋相关的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反思与发展: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学生作品的展示,帮助学生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中秋节举行以“我心中的中秋”为主题的展示活动,让学生机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体会,同时激发他们对未来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位学生的参与,相信这个中秋节一定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回忆。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4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月圆人团圆”活动,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愉悦的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亲情与理解,使全校师生共同迎接一个富有意义的中秋节。借此机会,让少先队员从自身出发,理解尊重老师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关爱,感受到尊重师长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

9月29日

 三.活动主体:

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

1、鼓励同学们以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举办“给老师的祝福”点歌活动,传递心意。

3、班队活动:“中秋团圆会” 29日(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要求:

1、学生可将自己的成长寄语制作成卡片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其它有创意的方式为老师送上祝福。

2、“给老师的祝福”点歌活动,参与的同学需自带CD并提前选好所要播放的歌曲,每位同学限选一首。请在纸上注明班级、姓名、所点歌曲的名称,并写下对老师的祝福和想对老师说的话(可以是针对某位老师,也可以是全体老师),请在9月28日放学前将纸和CD交到大队辅导员处。大队部会根据收集情况,利用29日中午通过广播播放选定歌曲,并朗读同学们对老师的祝福。

小学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15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中秋节相关活动,旨在引导和激励全校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提升语言素养、书法和绘画能力,增强审美能力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内容

1、诵读内容: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经典诗文,包括小学教材中推荐的古诗词、传统儒家文化经典,以及蒙学读物。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集体诵读的形式表现。

2、手抄报及书法展示:围绕中秋节主题的经典诗文,通过手抄报和书法作品进行创作和展示,要求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安排

1、9月26日早晨,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诗文朗诵活动。语文教师需提前准备朗读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指导,黑板上需清晰书写活动主题。

2、9月26日大课间,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诗文书法和手抄报展示活动。活动将在北楼前进行,各班需选出20件书法作品和1至2件手抄报作品进行展示,所有作品需提前准备好夹子便于悬挂。

3、为了保证全员参与,每个班级的学生必须上交一件书法或手抄报作品,确保活动的广泛性和参与度。

《小学中秋节庆祝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