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案范本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依据,它不仅详尽地列出了施工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标准,还强调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在实际应用中,精心设计的施工方案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施工效率,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施工方案的系统分析与优化,项目团队能够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实现预期目标。
一、编制依据
根据建筑施工规范,当室外的日均气温连续5天维持在5℃以下时,施工将进入冬季阶段。根据本地区气象数据的分析,当日均气温为5℃时,最低气温约为-2℃;通常冬季施工时间为每年的12月初至次年2月底。
二、施工准备
1、组织准备工作
(1) 为确保冬季施工的质量,首先要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该工程是公司的重点项目,必须确保达到质量标准;要明确责任,每位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第三,要落实具体措施,所有施工活动需按照冬季施工的相关措施执行。
(2) 在进入冬季施工之前,应准备好设备、材料、能源和工具的供应计划,确保安全防火措施、温度监测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的落实。各施工人员需熟悉冬季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施工队伍理解施工要求。
(3) 加强天气预报的监测工作,做好施工安排。项目部应指定专人定期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对寒潮的准备,确保随时监测室内外气温及混凝土出料温度,并做好施工记录。
(4) 在冬季施工前,对使用外加剂的工作人员、测温和保温工作人员以及炉火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与业务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各自的职责,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现场准备
养护室的面积应不少于6㎡,使用电炉加热,室内温度要求保持在20°±3℃,湿度控制在90%作为标准养护条件。
3、土方工程
(1)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要注意防止基土因冬季融化而造成塌方,挖掘完成后,基底标高以上需留不少于300mm的虚土或使用两层草袋进行保温。
(2) 为防止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引起临近建筑物的地基和地下设施受冻损坏,应采用草袋进行覆盖保温,以确保周围建筑安全。
(3) 开挖基坑(槽)时,冻土堆放的边坡与挖土边缘的距离应为常温下规定的距离,加上堆土高度。
(4) 室内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不得含有冻土块。
(5) 管沟底到管顶的0.5m范围内不得含有冻土块。
4、砌砖工程、砌块工程
(1) 在砌筑砖、砌块时,应清理冰霜,使用的水泥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受冻的石灰膏需经过融化后方可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超过10mm的冻块。在拌和砂浆时,可采用热水,但水温不得超过80℃。
(2) 在正常温度下砌筑时应适当浇水湿润;如在负温度下砌筑浇水困难时,则需适当增加砂浆的稠度,且当墙体温度回升至正温时,应进行浇水养护,以提高砂浆强度。
(3) 每日砌筑后应在墙体表面覆盖草袋进行保温。
(4) 在冬季施工中,为提高抗冻性,砂浆应掺氯盐,具体掺入量由试验室根据实际气温确定。
5、楼地面及装修工程
(1)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直至各种粉刷层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
(2) 室内生火取暖时,要做好防火工作,将炉火放置在靠窗的地方,尽量使用无烟煤。如有煤烟产生,应加装烟囱排烟,确保烟囱外伸不少于0.5m并加弯头,以避免污染外墙。
(3) 外抹灰所用砂浆可掺入降低冰点的外加剂,具体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外墙的抹灰应提前在下午结束,并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养护不少于7天。
(4) 外装修的冬季施工质量难以保障,一般情况下应避免进行。
6、屋面工程
(1) 屋面工程的冬季施工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利用日照以提高面层温度。在迎风面应设置活动挡风设施。
(2) 屋面施工前,应清扫基层上的积雪、冰霜及杂物,所用材料不得含有冰雪冻块。
(3) 找平层使用水泥砂浆,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5,且应掺入氯化钠作为防冻剂。
(4) 防水层采用卷材时,可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施工。热熔法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10℃,冷粘法施工气温不得低于-5℃。如采用涂料防水,必须使用溶剂型涂料,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5℃。
7、钢结构工程
(1) 基本要求
① 负温度下安装钢结构时,需注意温度变化可能导致的钢结构尺寸偏差。如钢结构在常温下制作,在负温度下安装时需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② 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的工具应和土建施工单位使用的工具保持同一精度级别,并制定不同的验收标准和温度膨胀系数差值的调整措施。
③ 在负温度下施工的钢材应选用Q235、16Mn、15MnV等钢材,确保具备冲击韧性。Q235钢应保证在-20℃的合格性能,其他钢材需保证在-40℃合格。
④ 应选用适合负温度下焊接的焊条、焊丝,应选低屈服强度、冲击韧性优良的低氢型焊条,重要结构可采用高韧性超低氢型焊条。
⑤ 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需有合格证,且高强螺栓在负温下应进行复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⑥ 钢结构使用的涂料应符合负温度施工要求,禁止使用水基涂料。
(2) 钢结构制作
① 在负温下放样时,需考虑钢材在低温下收缩的影响,切割和铣刨的尺寸应做相应调整。
② 在焊接接头的零件下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缝收缩量,多个框架和高层钢结构还需预留荷载可能导致的压缩变形量。
③ 负温度下的零件加工应精密切割,重要结构的焊缝坡口应采用机加工或自动切割,不应使用手工气割。
④ 零件组装必须按照工艺规定的顺序进行,焊接时应预留收缩值并保证结构稳定。
⑤ 组装时需彻底清理接缝两侧的灰尘和杂物,确保干燥且无水分。
⑥ 在负温度下焊接时,起始点和收尾点需加设引弧板和熄弧板,材料应与母材一致。
⑦ 在焊接厚度大于9mm的钢板时,应采用多层焊接,焊缝需由下往上逐层堆焊,防止温度过快下降。
⑧ 在露天焊接钢结构时应设置临时保护棚,避免雨水和雪花对焊缝的影响。
⑨ 焊接完后,应立即进行后热处理,焊缝两侧应保持缓慢冷却,控制速度在10℃/min以内。
⑩ 进行热矫正时,钢材加热温度不应超过800℃,在200℃至400℃时结束并缓慢冷却。
(3) 钢结构安装
① 冬期运输和堆放钢结构时,需采取防滑措施,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② 安装前需进行质量复检,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③ 绑扎和起吊钢构件时,隔垫需使用,确保安全。
④ 安装时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以确保安装质量。
⑤ 焊接时应编制焊接工艺,严禁同时焊接一个构件的两端。
⑥ 安装前应清除积雪、冰霜但不得损伤涂层。
⑦ 使用的专用机具应按负温度要求进行检验。
⑧ 重要构件安装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并固定,以确保结构安全。
⑨ 高强螺栓接头时,摩擦面需干净,确保施工质量。
⑩ 多层钢结构时,楼面荷载不得超过承载能力。
三、安全管理
(1) 加强冬季施工的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并制定安全措施。
(2) 预防煤气中毒,制定炉火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
(3) 定期清除施工上下梯道的积雪并采取防滑措施,确保外脚手架的安全,同时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四、消防管理
(1) 加强冬季施工的消防工作,健全各项消防制度。
(2) 严格执行用火申请制度,现场用火和电焊需经消防人员检查认可。
(3) 确保消防用水供给,保证道路通畅,消火栓水源应标明明显标志。
(4) 易燃物品应及时清理,并远离施工现场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