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直模拟体验:6套模拟试卷均严格依据zui新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直题编写而成,让考生真正体验到全真模拟的效果!
2.覆盖核心考点:本套试卷依据历年职测真题编写而成,能够覆盖核心考点,目符合考试难度。
3.细致点拨思路:本书所有题目给出了详细的文字解析,考生可据此了解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每类题型的快解技巧。
教学课件:
理论攻坚-言语1+木青++(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言语2+木青+(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言语3+木青+(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判断1+许江雁+(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言语4+木青+(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判断2+许江雁+(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判断3+许江雁+(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判断4+许江雁+(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判断5+赵睿+(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判断6+赵睿+(讲义+笔记)
里论攻坚-判断7++赵睿+(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数字推理+沈盼盼+(讲义+笔记 )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1+薛立芹+(讲义+笔记 )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2+薛立芹+(讲义+笔记)
里论攻坚-数学运算3+薛立芹+(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4+薛立芹+ 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资料分析1+赵元明+(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资料分析2+赵元明+ 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资料分析3+赵元明+ 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法理+孙佩琳+(讲义+笔记)
理论攻坚-资料分析4+赵元明+(讲义+笔记)
一、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根本标准。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以及如
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1)机械性;
(2)形而上学性;
(3)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2.客观唯心主义
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是这种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世界的存在状态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1)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物质
1.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1)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即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二、意识
1.意识的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4.意识的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②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具有多种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着的双方的力量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3)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3.方法论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任何事物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趋势。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3.方法论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习题训练:
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讲解:
| 福建事业单位>1期>【01】理论攻坚教学视频教学课程讲解 百度网盘 课程大小:0.00字节 |
提取码:**** (购买后可见) |
下载 |